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6年7月22日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6年7月22日


【理財多面睇】你身上有多少東西是在香港買的?(李兆波)

香港零售業走下坡,我相信此勢頭會繼續直到價格達到有相當競爭力的水平為止,但這時間仍然未來到.

數天前我接受媒體訪問,談到香港零售業的問題.我發覺原來我身上有不少東西都不是在香港買的,包括牛仔褲,是在日本的Gap在大減價時買的,只

是半價,而且試身室不用排長龍.皮帶也是在日本的Gap購買,恤衫是Brooks Brothers,是親友在美國網購後再帶回來.波鞋是在台灣的ABC Mart 買的,手錶是多年前在東京上野的戰利品,想了一想,原來只有內衣褲是在香港買的.

家裡的東西有不少也是從外地買的,日本100yen店最多,由百潔布到零食,那些眼的、腳的按摩貼更不用說.身邊的朋友也是這樣,他們的收入不低,有的從法國購買在香港很難買到的名牌袋,有的買化妝品,有的更在日本買電器,再另購變壓器,一時之間,大多數人很少在香港購物,除非是迫不得已,或是運送不便如大型電器之類.

另一方面,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年年上升,由2014年的6,300萬升至2015年的6,800萬,證明不少人出外,當中包括了轉機客及內地客.如果國泰航空有公佈寄艙行李的總重量,特別是回港旅客行李的重量,我相信在2015年的總和會比起以前的為高,那便更可以證明不少港人出外購物,但這出外是指其他國家,不是在香港.

這是可悲的,原來不是物有所值,是物非所值.吃的情況也可能是,有些人會選擇在海外時大吃特吃,有些餐廳不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價格更吸引.如是者,香港的零售業真的有難了.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