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7年10月31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7年10月31日


研究報告的未來世界


研究報告的未來世界


高盛等美資銀行明年起需就研究部服務向客戶收費。(資料圖片)

歐洲監管機構的MiFID II規定明年1月生效,但按很多外國媒體報道,最少在個別歐洲市場,金融界未有充分準備。一個影響研究部、交易枱、基金界的新規定,客戶成本到底減少或反加更值得關注

。有監管就牽涉應付繁複條文的監管成本,難免漸多行內人相信,規定愈多,往往造成一個雙輸局面。

金融機構研究部是受影響最大領域,新例如同自負盈虧、研究報告要用者自付,金融機構研究部定出收費計劃。如野村據報年費最少逾13萬美元。美資大行如美銀美林、摩根大通及高盛基本年費介乎1萬至4萬美元。試想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單是訂購主要歐美投行研究報告,每年金額隨時數十萬美元,更未計如個別接觸分析員的額外收費。

市場競爭激烈及人工智能冒起,很多投資銀行視新例如極刑,部分不斷鑽研灰色地帶,避開向客戶索取太多收費,否則等同趕客。因涉宏觀相關經濟報告,沒有牽涉明確投資建議,條例可容許不收費。很多投資銀行傾向將宏觀報告剔出收費範疇,部分報告內容建議甚至寫得模稜兩可以求過骨。但肯定若涉股票相關投資研究報告,有評級又有目標價,必觸及收費。

此外,行內問:Will this make research better?由用者自付模式出來的投資研究報告會否質素更好。這似要先界定何謂好,如好報告等同投資建議及目標價準繩甚高,基本上除依靠技高一籌的分析員外,最重要是靠他們效力的機構客戶基礎多少。二三線所謂大行研究報告生存空間非常有限。因客戶層較狹窄及數量所限,好的建議變相無人問津。同時如集中做行業分析及數據採集,市場有太多更專業顧問公司。研究部為證明本身存在價值,在取材和重點或利用涉及更多客戶數據、資金流向及短線技術走勢成分,盡量將投資推介建議有一步達標的效果。說到底,股價才是定奪研究報告好與壞的最簡單辨認方法。

一線大行和分析員仍有市場,但二線或作為副手的後起梯隊問題更大。研究報告以後等同拜金主義,尤其客戶所費不菲,豈會願花錢在分析部門的副手身上?如新規定導致研究報告質素變質,股價行先,深入分析減少,未來或有更多細規模Boutique Firm精品研究機構出現,或與其在股票研究分析中突圍而出,倒不如轉攻其他範圍,利率、貨幣及多個新興市場都是備受忽略的範疇。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