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政經密碼 - 周顯 2018年1月26日

政經密碼 - 周顯 2018年1月26日


財政預算案 應清楚闡明理財哲學


財政預算案 應清楚闡明理財哲學


陳茂波預告有大量財政盈餘。(資料圖片)
這一篇是寫給財政司長陳茂波看的,皆因這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發表在即,預料將有大量盈餘,究竟如何公共理財、如何處理財政盈餘,正是城中繼僭建和DQ之外的第三大熱門話題。

我在數月前,

寫過一篇文章,分析公共財政的赤字預算和盈餘預算:經濟還在上行軌道時,用赤字預算來刺激經濟,那麼,當經濟衰退時,應用赤字預算,還是盈餘預算呢?如果是前者,不論經濟好壞,均用赤字預算,應該永遠也不會收支平衡了。按:西方不少欠債纍纍的福利國家便是採用這種思維。反之,如當經濟不景時,才用盈餘預算,那麼,錢從何來,窮人的生活怎麼過?不景氣的經濟,又用甚麼來刺激呢?

理論上,在經濟好景時,市民口袋有錢,政府不怕做守財奴,當經濟衰退時,政府便有彈藥去增加福利,甚至減稅,去刺激經濟。但是很明顯,這不可能,因為當經濟繁榮時,窮人會要求政府增加福利,增加支出,讓所有人一起分享經濟的成果。

但這又會產生另一個噩夢,例子就是在2002年,由於經濟衰退,香港政府陷入了赤字預算,因此政府也無法增加福利,更加沒有本錢去減稅,去刺激經濟。查實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政府已因樓價急升而採取「辣招」,理論上,樓價下跌時,應該先取消辣招,讓市場回復正常,可惜那時政府已「習慣」了辣招帶來的收入,不敢撤去,唯有減少供應量,因而搞出來的禍害,全香港均知了。

這即是說,當樓價進入下行軌道,往往也是經濟衰退、政府收入減少時,更加不敢撤除辣招,又將是2002年的故事重演。

本文主旨是:經濟周期多年一個循環,財政預算卻只是一年的事,用一年的財政預算去貫徹多年的經濟政策,其中必須要有始終如一的哲學。

簡單點說,做守財奴,也無不可,不過,必須要給公眾一個說法:巨額盈餘,究竟在甚麼情況之下,才會拿出來使用呢?究竟要儲存多少錢,方才足夠不時之需,又有沒有公式去作客觀計算?對於派錢、福利、刺激經濟、減少貧富懸殊,政府/財爺又有沒有一以貫之的概念呢?

政經密碼 - 周顯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