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立論 - 林少陽 2018年6月6日

立論 - 林少陽 2018年6月6日

立論:香港價值投資不易


■近年港股值得長線持倉的股份數量太少,不少專業投資者都要在海外市場找機會。資料圖片



周一港股再次向上突破,今次成交額較有誠意(稍微過千億),確認向上突破的概率提高了。不過,在政治市之下,投資者絕對不應該對指數的表現抱持太大的期望。上個月本欄看好的倉位,大多已升至歷

史高位,在上個月高基數之下,加上「六絕月」在前,今個月開局的投資策略,會定得稍微保守一點,暫以不跑輸指數為目標。

做投資,如果個個月都要追數,有相當大的難度,因為每個倉位的收成期不同,亦不一定跟足指數上落,這是追求絕對回報基金經理的宿命。

每個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選股準則,總結多年來的投資心得,資產配置是組合表現優劣的分野,資產配置問題解決了,投資組合的持倉數量多少,反而是次要的問題。上述心得,尤以近年港股的走勢特別明顯──指數長期上落市,個別行業卻可於三兩年內,經歷一整個泡沫形成及爆破,然後下個上升周期,又到另一個行業頂上。無限輪迴。

部份跟開本欄的讀者,都會認定筆者是價值投資者,投資策略多是看長線,以buy& hold為主。部份投資者會認為,上述策略對於近年多變的港股市況,其實是頗為不利。

到海外尋找機會
做價值投資者沒問題,如何介定何謂價值投資,才是問題所在。像價值投資之父格拉罕(Benjamin Graham)那種撿煙蒂的價值投資法,在香港就受到極大的市場文化制約。在香港,大部份上市公司,都由大股東兼管理層,以及他們一批忠心耿耿的「獨立」小投資者所把持。買入股價較資產淨值存在重大折讓的股份,必須配合股東維權(shareholder activist)行動,逼令管理層改變愛理不理的管理態度,管理層不肯就範的話,維權股東要有能力轟管理層出董事局。否則的話,賬面上的巨額折讓,對真正的小股東來說,那不過是蜑家雞見水,睇得唔飲得。維權股東在美國行得通,在本港(以至遠東地區)往往遇到大股東的極力抵制。

Buy& Hold的策略亦不是已死,只是近年港股值得長線持倉的股份數量太少,令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行家,都要在海外市場找機會。今年已超額完成的醫護及教育行業股份,下半年是否繼續領放,我當然不知道。不過,醫護行業是少數值得中長線買入並持有的股份。如果只因股價短暫升得過快而沽貨,這種殺雞取卵的手法,反而令我懷疑是否真正的價值投資。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本欄逢周三刊出

林少陽
立論 - 林少陽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