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陸羽仁 BLOG - 陸羽仁 2021年11月1日

陸羽仁 BLOG - 陸羽仁 2021年11月1日


蘋果前景在中國
2021/11/01 05:00:34 網誌分類: 經濟
01 Nov
龍頭科企盈利差過預期,但無阻美股再創歷史新高。上週五杜指升89點,收35819點,升幅0.3%;標普500指數升0.2%,收報4605點;納指升0.3%,收報15498點。標

普500指數和納指盤中都創出歷史高位。美股10月表現靚仔,杜指累升5.8%,標普500指數升6.9%,納指升7.3%,中小型股表現相對弱一些,但仍有4.2%進賬。

美企財報潮繼續,最搶眼球的自然美國科技龍頭的業績表現。蘋果和亞馬遜上週四晚派成績表,亞馬遜去季淨銷售1108億美元,略少過市場預期10億美元,但盈利就遠差過預期,每股盈利大降50.5%,只有6.12美元,市場的預期為8.96美元。

亞馬遜的解釋係受到供應鏈緊張和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手短缺等問題的困擾,令市場擔心的是,亞馬遜對今季的生意前景更舉手投降,在財報中表示,預計上述的因素在本季度將令到亞馬遜的成本「額外增加數十億美元」,所以預計公司第四季度運營利潤最多只會有30億美元,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74.4億美元。全球最大的網購公司,看淡即將到來的「節假日購物季」,亞馬遜股價無運行之餘,亦對美國經濟增長帶來陰影,畢竟,美國的GDP有近7成來自零售消費。亞馬遜上週五一度跌超過半成,午後跌幅收窄至2.2%。

有資料顯示,美國第三季的雇傭成本指數(employment-cost index) 按月猛漲1.3%,是20年以來的最高增速。亞馬遜係繼沃爾瑪之後的美國第二大僱主,據最近的財報,全美員工達95萬人,工資猛漲,成本壓力自然非常大。盛寶銀行首席投資官Steen Jakobsen表示:「隨著工資、融資以及包括能源在內的所有投入成本持續上升,美國企業未來將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

美國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消費者預計通脹將達到4.8%,也就是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持續的高通脹會抵消工資增長,令家庭財務狀況惡化。有分析擔心,為了避免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的惡性循環,聯儲可能不得不提前採取行動。事實上,市場已開始認為聯儲局將放棄「消費者價格上漲加速是新冠疫情的短期副作用」的看法,所以會提前首次加息9個月以至1年。據美國聯邦利率期貨最新數據顯示,交易員估計明年6月中,利息維持在現有水平0-0.25厘的機會只有34.4%,即超過65%的機會,聯儲局已經加息0.25厘甚至更多。較高利息已是大概率事件。

蘋果上季業績亦不理想。第四財季總營收833.6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846.9億美元,係2017年5月以來首次低過市場預期,蘋果上週五收跌1.8%,報149.8美元。微軟上週二公佈業績,營收和盈利都好過預期,股價上週五續升2.2%,市值升至2.49萬億美元,趕過蘋果的2.46萬億美元,登上全球市值一哥寶座。

蘋果業績表現不理想,同樣是受到供應鏈斷裂影響,令蘋果減低了近1000萬部iPhone的產能。手機晶片短缺是主要危機,前景也不太理想。蘋果的財務長Luca Maestri表示,這個問題在「年底前,仍無法自行解決,將導致公司在本季度收入減了近60億美元。」

蘋果和亞馬遜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雖然同是全球的科技龍頭,但市盈率卻有很大的分別,蘋果現價的市盈率26.7倍,相比亞馬遜市盈率66倍和Alphabet的市盈率28.6倍,與後者稍為接近,但蘋果還是弱一點,若比較特斯拉的361倍市盈率,更是望塵莫及。有分析指出,蘋果和特斯拉雖然都是以「硬體為主、軟生態為輔」的巨頭,之所以市盈率差距會這樣懸殊,主要是蘋果的硬件(智能手機領域)屬於高度競爭行業,但是中國對手,就有華為、小米、榮耀(HONOR)和OPPO 和VIVO等強勁對手,單鬥質素,蘋果還算有利,但論到「性價比」,就有點「輸蝕」。反觀電動車市場,特斯拉就一馬當先。

蘋果去季的軟件服務業務達183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176.4億美元,而毛利率70.5%,兩者創出歷史新高。有分析擔心蘋果的盈利前景,尤其是蘋果的所謂的「蘋果稅」(指開發者向蘋果支付15%或30%的傭金)可能已到水尾。此前,俄羅斯聯邦反壟斷局因為蘋果未能按時解除App Store應用程式開發者告知客戶其他支付方式的限制,對蘋果公司提出反壟斷訴訟,恐怕未來將會有很多國家會對蘋果提出相同的要求,蘋果這個躺著收錢的財路,將可能被截斷。

不過,又不可以對蘋果後市過於悲觀,從市盈率而言,蘋果相對於同級的科技巨頭,仍有「可炒作的空間」。另外,蘋果的穿戴裝置包括iPods和Apple Watch的「造新」能力極強,蘋果第3季的可穿戴設備、家用設備和配件營收 達到87.8 億美元,年增 40%,相當亮眼。據國際數據資訊(IDC)資料顯示,預計2024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6.32億台,較2020年上升超過50%。蘋果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的風向標,在可穿戴設備行業也保持著強勁的競爭力。或可成為繼手機、電腦業務後的又一增長引擎。

蘋果財報顯示,蘋果美國部門去季營收368.2億美元,按年增長20.3%;歐洲部門營收207.9億美元,按年增長22%; 而大中華區營收145.6億美元,佔蘋果全球市場近20%,按年增幅且高達82%。

目前,美英等發達國家消費占GDP平均比重超過70%,而中國的占比只有55.4%,意味著中國在消費方面仍有較大的增長潛力。據市場的預測,未來十五年,中國有消費力的群體將增長到8億人,消費前景非常廣闊。

陸羽仁 BLOG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blog.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