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缸邊隨筆 - 石鏡泉 2023年8月15日

缸邊隨筆 - 石鏡泉 2023年8月15日


《缸邊隨筆-石鏡泉》中國通縮由此起?
《缸邊隨筆-石鏡泉》中國通縮由此起?
  《缸邊隨筆》繼恒大(03333)之後,另一內房巨企碧桂園(02007)也「出事」

,內房股價昨(14日)普遍腳軟。中國7月份CPI雖降0﹒3%,但單消費通脹低卻不代表

就會有通縮。不過,加上這個被比喻為「恒

大2﹒0」的再一次內房危機,在涉及生產的物價指

數(PPI)與CPI同樣報跌,以及出口價格下滑這背景下,內地經濟出現通縮的機會便大大

增加。
 
  碧桂園上周初有共2250萬美元(約1﹒74億港元)到期的美元債息未能如期支付,反

映它陷入嚴重財困。市場有樂觀者初以為,只要碧桂園在30天寬限期內解決流動性問題,便可

度過難關。不料幾天後卻突然宣布,11隻境內1年內到期的公司債券自昨天起停牌,涉及金額

共約157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70億港元)。至於碧桂園的海外債券則有17隻,大

部分明年1月到期,涉資107﹒95億美元(約836﹒6億港元)。

 
*是巨浪 不是漣漪*
 
  面對債務違約危機,碧桂園擬重組債務,但不容易。摩根士丹利就指,碧桂園未來6個月將

有大批債務到期,再融資渠道卻很有限。雪上加霜的是,地方政府可能會嚴限碧桂園預付抵押金

的使用,供應商亦很可能停供建築物料,隨時導致樓盤停工。今時絕大部分的買家都已卻步,奢

望銷售帶來資金回籠並不切實際,碧桂園的資產價值和流動性都將進一步惡化,要翻身就難上加

難。
 
  內房巨企如恒大、碧桂園等出事,除了相關業主、債權人及持份者等會成為苦主之外,其他

與之相關的上、中、下遊企業老闆、員工,或涉及以千萬計的家庭生計。這個連鎖反應影響之大

,難以估量。
 
  舉個例子,內地酒企老白乾酒(滬:600559)昨即宣布,他們沒買中植、中融系(副

文一)相關產品,並強調只會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風險較低、不影響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理

財產品。一家來自「飲食」領域的釀酒企業,竟跨界對風馬牛的「住房」巨企危機迅作反應,急

急與個別資產管理公司撇清關係,就知今次碧桂園激起的並不是漣漪,而是滔天巨浪,不能簡單

視之為內房企出事。
 
*中國版「雷曼」上演?*
 
  補敘一筆:中植是中國最大的民營資產管理集團,在6月首次出現債務違約,涉資達

2300億元(約2480億港元)。其資金鏈斷裂其中一大原因正是像碧桂園的內房巨企陷入

債務危機,旗下中融信託投資於房地產的金融產品已遭「停止兌付」,最少涉資3500億元(

約3780億港元)。有人估計,若中植倒下,影響便會如海航倒下般巨大。有人甚至認為,今

時正在上演中國版「雷曼海嘯」。
 
*放水盤活免通縮*
 

  無論是碧桂園,還是中植、中融,諸如此類的金融危機動輒以千萬億元計,那便不是CPI

升跌多少可堪比擬。如果中國經濟因此而出現通縮(副文二),對14億人來說,絕不是好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近日就撰文表示,中國經濟在疫後沒

有激增,反而正經歷通縮,這與1990年代的日本經濟放緩情況相似。

 
  在這氣氛下,中國經濟走勢實難言樂觀。其實,碧桂園謂流動性出問題,中植說資金鏈斷裂

,都是「水源」問題。今時全國融資租賃餘額達5000多萬億元,或反映了企業不敢借,導致

「水源」不足,如此發展下去,終非長久之計。不知道金融機構還有沒有勇氣放債,企業還有沒

有膽量借貸?阿爺放水,雨露均霑,盤活經濟,讓老百姓免於通縮。

 
。 。 。 。 。 。 。 。 。
 
【副文一】中植:經營木材起家
 
  中植原是一家經營木材的企業,2001年聯合地方國資機構,組建中融信託,從此便由實

業轉型為金融集團。2019年,中融信託管理資產達7564億元(人民幣,下同),今時控

制8家A股公司。
 
  中植擁有金融業「全牌照」,旗下機構除中融信託、中融基金、橫琴人壽、恒邦財險等之外

,還有9家資產及財富管理的公司。
 
  中植系旗下「中融國際信託」的投資者日前陸續收到產品停止兌付通知,但有指停止兌付前

,中融還在吸資,涉及資金不亞於恒大,虧損逾千億元,涉及300萬元以上淨資產投資者逾

10萬人。
 
。 。 。 。 。 。 。 。 。
 
【副文二】通通都縮
 
  通縮(Deflation)是通貨緊縮的簡稱,與通脹相反,那是當通脹率低於0時,市

場上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均有下跌的情況,故也稱為「負通脹」。

 
  當商品和服務價格下降,消費者就增加了貨幣的購買力。若價格輕微下降,或會刺激消費,

這對消費者似乎是好事,但價格持續下降,便會對經濟造成非常壞的影響。

 
  如果明天你可用相同數量的錢,買到比今天更多商品和服務,你便會傾向延遲消費,導致經

濟的活動停滯,帶來惡性循環,包括更高的失業率、更低廉的產品或服務、更少的支出等。賤物

鬥窮人,而通縮社會更往往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資深投資者 石鏡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銀行定存加息至超過5厘!即刻上etnet格最佳定存息率!► 了解詳情

缸邊隨筆 - 石鏡泉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