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投資 - 石鏡泉 2012年7月6日
七翻身?
股市有謂「五窮六絕七翻身」,今天已是七月的第一周,走勢似乎可以,但是否能翻身?
此文見報時,筆者已坐機往意大利開個經濟座談會,而此文是成於7月4日上午,要論「七翻身?」雖然是有點瞎子摸象,但作為投資者,有幾多時不是瞎子摸象,只要不盲目堅持自己一定對,而是肯摸完象鼻摸象腳,摸完象腳摸象尾,就總不會得出大象是碌柱或一條繩的結論。
股市要升,除了公司盈利外,尚要資金供應多於股票供應,如果IPO太多,資金被攤薄,股市想升都難。證監會已表明不會限制IPO的數目,故只要上市的不是巨無霸,市場是可以接受得來的,另方面中國股市是有大小非問題。
大小非解禁期
國內股票上市,一般會在上市前給管理層、員工,或策略性投資者一些股票。這些股票是有禁售期的,禁售期內被叫做非流通股,佔額多於整體發行股數5%的叫「大非」,佔額少於整體發行股數5%的叫「小非」。大非的禁售期為兩年,小非的禁售期為一年,可以預期,一到禁售期完,「大非」、「小非」可拿出市場賣時,股票供應量便多了,那時就算經濟環境好,這些解禁股也會因為股票供應量多了,而使股價受壓。
2011年和2012年是不少大小非解禁期,所以這兩年的A股市場,無論怎樣,都是會稍不濟的,再加上大圍氣氛差,因此A股就更差了,在2011年A股市場的表現是包尾大班。
先苦後甜格局
這些大小非解禁,在解禁完畢後,有關的股票就可以真股數示人,解禁期間股價的下跌應消化了這個因解禁所帶來多了的股票,應是個先苦後甜的格局,在2012年的下半年起,重量級的大小非解禁應漸過去,後市是可以稍望好的,日前《南方日報》有些這方面的報道。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滬深兩市共發生大小非減持1,855次,涉及29.36億股,累計減持352.37億元。與去年同期近480億元的套現規模相比,今年大小非套現金額明顯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市場對大小非減持的爭議會減弱。在市場人士眼中,大小非的屬性大多為產業資本。他們是一個比二級市場投資者更了解上市公司的群體,他們頻頻套現是近些年影響A股的重要因素。然而,產業資本也擅長在別人悲觀的時候有所作為,在估值相對較低的時候,一些產業資本頻繁換手並非簡單地套現走人。
熟諳大小非利益鏈的業內人士表示,產業資本頻繁流轉背後暗藏玄機。他們為融資「移花接木」、擒項目「暗度陳倉」、躲政策「金蟬脫殼」。產業資本騰挪好似一盤棋局,這盤棋每一步都牽動著股市神經。
從興業證券提供數據看,今年以來,除一月外,每個月都有大量產業資本出逃,且呈現出二級市場漲得愈快,產業資本減得愈多勢頭,對市場構成明顯壓制。也有私募人士表示,整體來看,產業資本出逃確對市場構成了巨大威懾力,也是最主要的做空力量。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給了市場重新認識價值的機會。在市場處於低位時,產業資本的動向往往有很好的啟示意義,對於一些產業資本大筆增持的企業可以重點關注,產業資本出現異常流轉的企業也可仔細研究,這些都是投資機會。《南方日報》
股價經歷死過翻生,是七翻身的基礎。
經濟與投資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