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4年8月28日
退休保障的五個支柱
最近政府公佈了全民退休保障的研究報告,結論是無論那一種全民退保安排,最終都難以避免退休計劃資金枯竭,也就是回到「錢從何來」的老問題。
其實世界銀行曾經發表了一份有關退休安排的報告,報告中提出了退休安排的五個支柱:(一)公營的退休安排;(二)私營的退休安排;(三)個人儲蓄;(四)社會支援;和(五)家庭支援;而這五個支柱組成了退休的安排。當然,這不是說一個理想的退休安排必須要包括這五個支柱,而是這五個支柱是構成退休安排的部份。
理論上,只要其中一個支柱有著完全的貢獻,人們可以不用理會其他支柱,也能有理想的退休安排。可是隨著人口老化而出生率下降,家庭在照顧老年人口上的幫助越來越低,同樣地社會可以給予老人的支援也因資源有限而不足,所以在家庭和社會的支援上,可以提供給老人退休的支持也越來越少。至於個人儲蓄方面,則往往取決於個人的選擇,所以要讓退休制度健全,在上文提到三個支柱的支援不足下,公營和私營的退休制度便顯得很重要。
現在有人要求全民退休保障,等於是讓公營退休制度主宰著整個退休安排,其實只要私營退休制度有表現,可以得出一定的退休保障,公營退休安排是否需要也變得不重要。換言之,假如強積金(即香港的私營退休制度)表現得宜,要求全民退休保障的壓力也會少很多,理由是老人有了一個退休安排的支柱。而且當強積金成效得到肯定時,也代表著大眾在退休安排上有了準備,個人儲蓄也會有相當份額,這是一種自行準備退休安排的做法。問題是強積金制度有其缺憾,服務機構的收費和基金回報表現都常遭人詬病,在私營退休制度不能提供完全保障下,社會自然會向第一條退休保障支柱打主意,全民退保也成了爭取的方向。
從這個方向看,我們在爭?應否實行全民退保時,也應對改善強積金制度下功夫,不然最後又會是向政府包底打主意。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