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財經評論 2015年11月5日

財經評論 2015年11月5日

財經評論:金管局頻接錢
外滙基金大鑊?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年薪接近1,000萬元,人工高過聯儲局主席。 資料圖片



由金管局管理的外滙基金,第3季投資「蝕鑊甘」,錄得有季度公佈以來最大虧損,外滙基金成績「核突」,通常兩個問題會立即響起:一、年薪接近1,000萬元兼人工高過聯儲局主席5倍多的金管局

總裁,係咪要減薪?二、外滙基金的投資政策目標(以維持聯滙及貨幣穩定為主)是否要改變調整?

關於陳總「無能為力」論,引伸至外界對「佢份工係咪好筍」的討論,前電台節目主持人曾智華,昨日在《經濟日報》副刊「給陳德霖的公開信」已有一番熱論,在此不贅。

外滙基金投資以美元為本位,取向保守,是要配合穩定港滙的政策任務。一向智商甚高的「田少」田北俊,日前在立法會問,若沒有聯滙,港元到底值多少?

此問題陳總沒有正面回答,但好多市場中人相信,已施行32年的聯滙,將港元釘死每美元兌7.8港元水平(金管局強弱滙率兌換保證價為7.75至7.85港元),港元實際價值被壓低了。

港元若脫鈎 輸到嘔泡
即使人行「8.11」滙改後人幣貶值,但倘若聯滙呢一分鐘脫鈎,港元一定跟住人幣「飛上去」,市場估計隨時升至貼近每美元兌人幣滙率現價(約每美元兌6.5人幣),即港滙好可能由每美元兌7.75港元,升值至每美元兌換約6.5港元位置,升值接近兩成。

不過,咪以為港元升值好爽,此刻若然脫鈎,外滙基金隨時賬面上立即輸到「嘔白泡」,雖知道2008金融海嘯以來,資金一直湧入包括香港等新興市場,從未掉頭流走過。

金管局被迫接美元沽港元,形同持有港元短倉,假若港元脫鈎跟人幣升值,漲至每美元兌6.5港元,那麼近幾年,該局用7.75港元兌1美元「買落的美元長倉」,賬面一算豈不立即勁蝕,金管局持有逾4,000億的港元短倉,在港元一次過升值計算下,外滙基金豈非大鑊?

按聯滙制度下貨幣發行局機制,當資金流入(不論是買港股、抽新股抑或最近人幣拆倉所致),而市場上的銀行同業不願承接美元沽盤,金管局便「硬食要接(美元)」。雖然股市氣氛低沉,但自9月起人幣拆倉潮持續,該局就一直接錢接到手軟,9月至今累積注資逾1,500億元。

該局一路接錢,外滙基金內的美元資產就一直上升,為確保這些不知何時會突然流走的美元資金,具備流通性,流入的美元資金,多數會投放在美元國庫券或票據上。

隨著美國Volcker Rule正式落實執行,銀行自營投資坐盤,資本成本更高,故今後除了商業外滙買賣外,銀行同業對參與套息交易盤的意欲,越降越低;換言之,一遇較大資金流入市場時,十之八九銀行同業都「唔出手接」,全盤由金管局硬接的機會更高。

央行創造本幣,本來就不必支付利息成本,所以外滙基金創造港元結餘,應對被動式購入美元需要(接下市場不肯承購的美元沽盤),亦屬零成本行動,承接後的美元,就投放美債淨收息。

當然,若投資市況蓬勃各類工具回報搶眼,外滙基金買美債自然屬表現落伍舉動,「拖慢曬」整體回報,不過當今天下投資無樂土,美債儘管賺得少,有好過無,「總比股滙齋坐蝕為妙」。

故此,若大舉修改外滙基金投資目標,隨時是「damn if you did, damn if you don"t(做又死唔做又死)」的結果。

記者:劉美儀

財經評論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