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7年3月21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7年3月21日


杜嘉祺的當務之急


杜嘉祺的當務之急


友邦杜嘉祺將過檔滙控。(資料圖片)
兩年前,瑞信從保誠挖角,請來譚天中(Tidjane Thiam)當行政總裁,筆者曾經戲言,友邦(1299)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Mark Tucker)也一樣可以過檔滙豐控股(005)了。

金融海嘯後,保險企業

一枝獨秀,盈利能力之強成銀行業迷失十年一個反思;或可說是一個未來希望。金融業領域中,保險原來一直最不受重視,現在反過來成為行內頂尖高手如雲要班救兵之地,說來諷刺,但亦屬現實使然。保險業賣點是生、老、病、死中間牽涉的配套及增值,人因怕死、怕生病的大量醫療開支,滲透率之低,成就保險公司清晰易明的業務賣點。沒錯,環球銀行機構要的未必是保險公司高管可帶來盈利高增長,而是要重拾同樣清晰的故事。杜嘉祺減薪七成,由區域機構掌舵人升級至國際企業頭號人物,背後不代表友邦技止此矣、難再創高峰,而是杜嘉祺愛尋求挑戰並製造成績性格,較作為薪高糧準、不思進步的一眾打工皇帝或更值得學習。當年保誠最初不推進收購友邦,杜嘉祺決定掛冠而去,而友邦於金融海嘯期間受AIG拖累,外界不予看好,結果成就杜嘉祺一番事業。

的確如視製造公司佳績為成就感,友邦再難提供予杜嘉祺更多滿足感;相反,以滙控市場定位與資本實力,加上持續近十年超低增長,他再獲創造神奇力量滿足感門檻相對較低,把握機會較大。假設現時相對有利金融機構的利率環境不變、傾向鬆綁監管立場維持,以滙控極低股本回報水平計,稍為翻一番,縱使比以往風光日子仍偏低,但杜嘉祺已大獲全勝。說實在,如市場因友邦自上市以來的新業務價值及股價表現,以為杜嘉祺可複製未免想得太天真。面對首日股價反應與表現,推算他本人價值數百億計,更可一笑置之。如滙控要股價表現,倒不如加大回購,甚至大搞企業行動,滙控要的是迷失十年後,有一個果斷領導,可提供清晰及塑造出一個簡單易明的業務增長故事。回想自09年起,滙控一直主力服侍監管機構;由資本要求、監管規定、到罰款及至近年才重回股東身邊,日子漸過,反而有點力不從心。

歐智華任內想通搞回購,這是簡單易明的資本回饋及高派息率承托故事。對杜嘉祺而言,亞洲市場故事人人曉說,惟有別於保險行業,金融機構對履行亞洲故事,近年予人說易行難。看看ANZ(澳新銀行)當年挖走邵銘高,一派鴻圖大計,結果低調離場。國際金融機構有品牌,但十年迷失及縮減規模,與區內機構之間的競爭能力及市場認知倒今非昔比。杜嘉祺有放棄高薪、甘願冒險的果敢,值得尊敬,但他上任後最急需要定一套如區內保險業務般簡而清的推銷題材。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