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國論企 - 黎偉成 2017年12月8日  
 
《談國論企-黎偉成》移動支付及非銀行支付發展迅速 
  《談國論企》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1)電子支付業務於2017年三季度整體只是保 
持溫和的發展態勢,唯是(2)移動支付業務卻相當迅猛的膨脹,而(3)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 
的網絡支付業務更急劇擴張,顯示政府的「互聯網+」挺以供給側為主的
內需政策,取得理想和 
良佳的成效。相信銀行業的移動支持和非銀行業付機構的網絡支付等業務仍大有擴展的空間與餘 
地。 
*消費者日益認受網絡及移動支付服務* 
  來自中國人民銀行所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的資料,全國共 
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於2017年三季度共達434﹒95億筆同比增加32﹒55%,金額9 
23﹒8萬億元所升的2﹒26%,相對於2016年同期分別增加的33﹒43%與5﹒08 
%,增速有不同程度的放緩,但不同的支付項目卻有不同的發展和表現,並可見之於電子支付項 
目的最新變異,尤其是(一)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於2017年一季度所處理的( 
1)宗數達到778﹒33億筆同比增長76﹒78%,和(2)金額38﹒498萬億元的升 
幅為47﹒99%,乃於2016年同期分別飆升1﹒06倍及1﹒05倍的高基礎底下的高增 
長,且漲幅不下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電子支付業務中的移動支付,可見消費者對各類電子支付服務 
的興趣和需求皆強,而惠及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服務。 
  但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無疑發展神速,所涉的宗數更為銀行業金融機構電子支付 
所涉的381﹒35億筆的1﹒04倍,金額則只是相當於其7﹒36%。由是我得出的結論是 
銀行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暫時是僅止於小額交易,暫非大、中型電子支付的主流力量,即使如斯 
,國務院辦公室於5月16日以公開形式出台《關於印發2017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認產權和製 
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17)46號)提出八個監管與治理重點中第 
一條「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治理」所強調的要「加大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治理力度」,乃強化網上 
交易管理,以提升協同管網水平,很是重要和需要確確切切執行,始能使「互聯網+」,可以在 
電子支付等許許多多方面穩步發展,和對國家的經濟、技術有更踏實、有用的貢獻。 
  至於(二)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電子支付業務的筆數及金額於三季度的同比分別增長6﹒04 
%和0﹒77%,表現表面上似乎有點遜色,實際情況是不同的相關項目隨著社會的需求作出有 
理有節的增與減的變異,有強力發展的項目當然為(I)移動支付業務,於2017年三季度所 
處理的(i)宗數97﹒22億筆同比增長46﹒65%,漲幅比上年同期的45﹒97%稍高 
0﹒68個百分點,涉及的(ii)金額49﹒26萬億元則升39﹒42%,無疑遠比201 
6年三季度所升94﹒45%為低,但此為在基礎底下的相對快速成長,可見消費者和支付者已 
經完完全全接受以移動形式的支付,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此方面所提供的設施至今仍然相對地值 
得信賴,亦為非銀行支付機構迅速發展和成長中可以產生星月爭輝良效。 
*銀行金融業網上支付主導大宗支付交易* 
  此亦使政府力促「互聯網+」和供給側挺內需的政策產生高度良性效益的其中重要力量,可 
印證於保持快速的增長步伐,乃受惠全國網上零售保持快速的增長步伐,於2017年1-9月 
份累計達4﹒8787萬億元同比增長34﹒2%,而於1-10月份5﹒535萬億元同比增 
長仍保持於34%的高水平,移動支付仍可以看高一線。 
  正正因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移動支付業務有強力的發展和增長,故彌補電子支付業務的另兩 
個主要項目之不足,特別是(II)電話支付業務,宗數於2017年三季度只為0﹒41億筆 
,同比下降幅度擴大至55﹒3%,而2016年同期尚增19﹒1%,(ii)金額2﹒16 
萬億元亦由上年同期之增19﹒19%轉減61﹒98%,表現差勁,因消費者既然每多採取相 
當便捷的移動支付,就決不會繼續使用以固網為主的電話支付服務,除非交易是在室內進行。 
  再看(III)網上支付業務,於2017年三季度的宗數120﹒87億筆,同比增長4 
﹒14%,和金額439﹒89萬億元上升1﹒37%,相對於2016年三季度的宗數116 
﹒07億筆及金額523﹒4萬億元分別上升的41﹒34%與0﹒26%,尚可。 
  即使網上支付業務的增速放緩,但所涉金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電子支付中所佔比重高達83 
﹒93%,宗數佔比31﹒49%,可見大宗交易仍為網上支付為主導。 
《資深財經評論員 黎偉成》(waishinglai210@yahoo﹒com﹒hk)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