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

曾淵滄專欄 2020年1月16日

曾淵滄專欄 2020年1月16日
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的數量或金額一旦公開,會造成全球農產品價格的炒作。資料圖片

去年4月,市場傳出中美貿易談判就快達成協議,恒指升上3萬點,現在,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正式簽署,恒指卻無力回升至3萬點,還在29000

點處遇上阻力,究竟是甚麼板塊壓住恒指升勢?

答案是本地地產股與銀行股。
地產市道差,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創42周新低,樓價受壓,銀行股也會受壓。投資者會聯想銀行的按揭業務會因樓價下跌而轉差,不過,本地地產股最糟糕的情況在去年8月也已經出現,成為過去。現在正在復蘇階段,雖然離開去年4月的高位仍有一定的距離,但勝在股息率高,而且這些本地地產企業皆財力雄厚,不必擔心派息會減少。

在高息的支持之下,也一定有喜歡收息的投資者不離不棄的持有。本地銀行股也如此,滙控(005)股息超過6厘,依然是許多本地大中小富豪的首選。

昨日,在中美正式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前,市場傳出多種有關協議內容的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指協議的一部份將是不公開的協議,這是有關中國答應購買美國農產品數量、金額的協議。昨日,我剛剛看到這則報道時,有些錯愕,為甚麼會有秘密協議,有甚麼不可告人之處?後來再想一想,也覺得有理由,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的數量或金額一旦公開,會造成全球農產品價格的炒作,投機者會以中國正式採購量與協議中的量來比較,並利用這個量的差異來炒作,影響的不單止中美兩國,而是全世界。1985年,日本與美國為首的數個西方國家簽署的「廣場協議」,也是不能公開的秘密協議。

曾淵滄
財經評論員
曾淵滄專欄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