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施永青 am730C觀點 - 施永青 2023年3月22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 施永青 2023年3月22日


海外需求下降 中國出口受壓
海外需求下降 中國出口受壓


海外需求下降 中國出口受壓

中國商務部的數字顯示:今年頭兩個月的外貿進出口總額,按年計下跌了8.3%,反映疫情雖然復常,但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仍未完全復常。原因主要是海外需求下跌,定單不足。

按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預測,2023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可能只有1%的增長,比之前預期的3.4%大幅下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 近期歐美國家通脹嚴重,各國央行都得加息以遏止通脹惡化,導致經濟出現衰退的壓力。企業大都把注意力放在去庫存上,不傾向落太多的新單。如是令到中國的廠商今年都接單困難。

(二) 由於海外有些企業處境困難,部分因而出現回款不暢的情況;中國的廠商為了迴避風險,有時可能有單也不敢接,定單不足如是成了中國製造業今年最大的挑戰。

(三) 在疫情期間受到重挫的物流業,在疫情後,至今仍未能完全恢復,無論是空運的貨量,還是集裝箱的吞吐量,至今都沒法回升到高峰期的流量。美國的主要港口至今仍經常有積累的貨物未及處理。這時國際貿易難免會造成一定的妨擾。

(四) 美國為了打壓中國的崛起,對中國的出口徵收無理的關稅,又限制中國入口美國的高科技產品;至於中國的優質產品,即使世上暫仍缺乏代替品,美國也不允許入口。美國不但自己這樣做,還要求盟友也這樣做。美國已由「全球化」的推動者,變成「去全球化」的推動者。各國的保護主義因而抬頭,互相制裁,互相報復,國際貿易焉能不跌?

(五) 中國在疫情期間,為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不得不限制人員流動,以致經常會出現生產停頓與物流中斷的情況,很多原先接下來的定單因而沒法按時付運,客戶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客戶就只好到別處找新的供應商。客戶一旦與別的供應商簽了新合同後,就不容易第一時間把定單重新落給中國。這亦導致今年中國廠商接單特別困難。

中國的製造業產能全球最大,全球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以中國作為最大的貿易夥伴。不少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已高至逾90%,今後若不把產品賣去火星,都再難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中國必須轉型去生產一些知識含量更高的高增值產品,否則都很難維持過往那麼高的外貿增長率。

進出口貿易一向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它的原動力來自外需,而非內需。中國對此難有太大的影響。今年國際宏觀大環境變數很大,利淡因素比利好因素似乎更多。中國產品必須有更好的性價比,才能在外貿上維持以往那樣的高增長。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