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 - 胡孟青 2014年7月9日
青心直說:MPF難再改革
■香港不少打工仔相信已對強積金制度心灰意冷,才會漠不關心。
香港二百多萬名打工仔,有近四分之一沒有自行選擇特定的強積金計劃。香港人不懶惰,而且每月供款都是血汗錢,奇就奇在,為甚麼他們可以緊張於股票價格走勢、為每項物價變動而粗心,但就完全忽略強積金投資?答案是,似乎有數十萬的打工仔,對強積金制度心灰意冷,才會漠不關心。
政府如果想從減省收費著手,倒不如索性將部份強積金計劃交予公營機構,包括金管局甚至按揭證券公司營運;勉強冇幸福,繼十幾年前強逼打工仔供款後,現在又強逼信託人減收費,營造出積金局是為民請命的唯一贏家現象。
追源索本,強積金機制打從最初的設定,即既要交由私營機構管理,亦規定65歲後才可以取回,就老早注定積金制度失敗。皆因向基金界輸出利益太過著跡。事到如今,現行的強積金制度要徹底改革,已變得很困難,輸出的利益亦很難全數回收,但積金局大可以撥亂反正、另起爐灶,由公營機構管理幾個公家積金計劃,交由市民或供款人在公、私之間自行選擇。
但更重要的是,強積金的目標是要把需求重新定義,既然強積金不足以支持退休生活,亦沒有醫療養老保障成份,告訴我,我為甚麼還要每月逼於無奈去供款?
核心基金未必有用
至於核心基金,在長期低成交、低波幅、炒股不炒市的環境下,當心未必有用武之地,指數ETF亦隨時得個桔。只要市況好,只要氣氛旺,甚麼股份都會變成是好股;正如來自演藝界的明星,人紅就容光煥發、充滿自信靚靚靚!市場仍然會有陷阱,常見之一是所謂估值吸引、合理。到底甚麼是吸引、合理?分析員對於長升長有的強勢股,會用市盈率與歷史最高水平做比較,稍為偏低的話,就會說仍然合理,就算已經偏離歷史高水平,亦會製造成為值得有溢價、或較同行股份便宜。至於對付弱勢股,吸引這兩個字在於與過往最低殘時期比較,衡量點已不是市盈率,而是股價對賬面值了。
說到底,當前市場主流之樂觀,是建基於炒股份估值殘無可殘,抑或預期價值提升、重現增長?走出谷底,從來不代表一定會重拾升軌,以往的例子也太多了。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