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利財筆記 - 林本利 2016年4月14日

利財筆記 - 林本利 2016年4月14日


【利財筆記】金融市場「賤精」橫行 拆解Coco Bond危機 (林本利)

今年以來,環球經濟猶如踩鋼線,危機不斷。2月初歐洲爆出銀行危機,當時傳出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可轉換債券」(Coco Bond)未能支付派息,外界憂慮其財政出現問題,幾乎引發歐洲銀行信貸危機

,Coco Bond被大手拋售,歐洲銀行股全線大跌。Coco Bond為甚麼會引發危機,並導致德銀股價大跌?林Sir今堂詳細拆解。(財經詞彙教室,二之二)

林Sir說,原來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曾靠同類的「可轉換債券」賺很多錢,回想美國樓市由2000年起上升至2006年,銀行貸款風險大增,便將一些樓按發債出去。連一些原本沒有能力借銀行錢的人也可以借「次按」,銀行收取逾10厘息,又怕風險太大,便包裝成其他金融產品售予機構投資者,最後更賣到零售層面,如港人熟知的雷曼債券便是一例。

硬性把債券變股票
原來高盛當年亦有出售類似產品,由於美國樓市在2007年爆煲,令這些債券變得一文不值,高盛也瀕臨破產邊緣,找上了巴菲特救亡。2008年9月,巴菲特旗下的巴郡購入高盛價值50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年息10厘,當高盛股價回升時,巴菲特享有權認購權。此後數年,巴菲特除了每年從這些可換股債券穩袋10厘利息,後來在2013年更行使了認股權,不費一分一毫便取了高盛10%股權,其時高盛股價從金嘯海嘯時的低位大幅反彈,股神因此獲利甚豐。

說回德銀的Coco Bond,它是當銀行資本不夠的時候,強制將債券轉換成股票,補充銀行的一級資本。因股票是股東資金,屬於銀行的一級資本。Coco Bond讓德銀股價大跌,全因債券持有人(Bond holder)及股票股東(Shareholder)均雙輸。

「當你買入的時候是債券,可定期收利息,到了當銀行資本不夠,便強制把你由債券持有人變成股東,變成持有股票,這當然不是開心事,因為股價跌到趴地時才變成股東,而不是像巴菲特般在股價大升時變股東。」林Sir拆解為何德銀Coco Bond被大舉拋售。

而另一方面,「現有股東也不會開心,因為多了一批股東,若果公司派息或分資產也要分給多些人。」無論債券持有人還是股東也受害,德銀股價自然大跌,最後要動用公司儲備買回Coco Bonds,股價才能止瀉。

托高股價興風作浪
林Sir直斥,現在的金融市場「賤精」橫行,港股今年初一度跌至18000點水平,重返2000年的水平,恒指在16年間打回原形。回想恒指由1964年起步,縱使每年波幅達30%以上,但指數整體也向上,由基點100點升至1997年最高的16800點。但2000年至今,指數上上落落打回原形。「從事科網發明,如Google真的推出一些創新玩意,令生活更方便,但金融市場的『賤精』卻在三五年內托高股價,其後便取走你的錢。」他慨歎市場上有不少「賤精」,金融市場的資金全部流進他們口袋,小股民只有被宰的份兒,因此散戶要知道現今股市的遊戲規矩,想跑贏大市,必先了解「賤精」的心態。

林Sir相信,對香港虎視眈眈的對沖基金不會輕易罷休,他們在今年初揚言襲港,實際上去年底已做好部署,進入收割期。他相信今年4、5月趁業績公布後,大鱷很大機會再興風作浪,因此18278點未必是港股今年低位,港府應採取行動迎擊。

林Sir說,1998年官鱷大戰,港府網開一面,沒有對大鱷趕盡殺絕。當時港府收購了市面上10%股票,令大鱷要高價補空倉,他認為政府今次可暗中入市,當大鱷沽空時,無貨可補便會請求政府出貨,大鱷要補貨,即使天價也要買入。

作者:林本利
前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港大社會科學學士及英國布理斯托大學經濟學博士,曾出版十多本經濟學教科書。退休後,創辦活道教育中心,開班教授理財之道、公共政策及經濟學。電郵︰im_focus@hket.com

撰文及資料整理:葉卓偉
利財筆記 - 林本利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