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6年7月25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6年7月25日


C觀點 - 施永青
QE為何未有引起通脹﹖
2016年07月25日



有讀者來信,想我寫寫QE為何未有引起通脹問題。其實,這個題目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從不同的角度都觸及過,只是沒有以專題的方式去寫吧了。既然讀者有興趣,我不妨再集中地解釋一下。

通脹是通貨膨脹的縮寫。這是一種市場現象

,其主要表現是商品價格上升,而動力則來自貨幣流通量的增加。這裏有一個必須留意的關鍵詞——「流通」。QE了這麼久仍未見通脹,關鍵就是缺乏流通。

QE即Quantitative Easing,中文譯作量化寬鬆。它是一種貨幣政策,常用於經濟動力不足的時候。央行希望透過增加買債,向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以達到降低利率,紓緩企業的財困,並帶動消費,鼓勵新的投資。

由於QE會令到貨幣的總量上升,所以很容易被人與通脹聯繫起來。但通脹涉及的不單是貨幣總量,還得看貨幣的流通速度。QE雖然增加了貨幣總量,但這些新增的貨幣卻未能在市場上大量流通,所以未能引起通脹。

可以用一個簡易的例子,讓不熟悉經濟學的讀者明白流通的重要性。若然,市民手上的錢多,且對前景又有信心,那天氣熱的時候就會坐的士,不想行去地鐵站。的士司機收入於是增加,放工後就可能與行家一起去消夜,帶動食肆的生意也好起來;食肆的夥記可能因此亦多了「下欄」,可以換一部新手機,導至電訊公司也多了生意。同樣一筆錢,只要不斷流動,就可以為社會製造很多新需求,帶動經濟不斷增長。但若果大家都不願花錢,只是把錢儲存起來,社會就會需求不足,商品價格就難以上升,通脹亦不會出現。

現時我們的世界,由於分配不公平,貧富懸殊,以至內需不足,產能過剩,庫存日多,所以QE的錢落入了銀行與企業的手裏之後,都沒法再流出去。

生意難做,銀行不敢隨便借錢給企業,怕有借無還,會變壞帳。寧願低息,甚至負息,把錢存放在央行。而企業即使有錢,也不敢擴充業務,寧願用來回購自己公司股份,或收購做得好的同行。這樣都不用增聘人手,不能刺激工資上升,亦無法鼓勵普羅大眾增加消費,所以消費物價指數沒法升起來。

現時,很多國家的央行都不歡迎銀行把錢存進來,所以都採用負利率的方式,想把錢趕走,逼銀行把錢貸出市場。但貸出去的風險大,所以銀行十分審慎,結果銀行手上的存款多,貸款生意卻不足,故無法承擔太高的存款利率。瑞士有些銀行已向存戶反收利息,香港銀行亦會向客戶收手續費。據說,日本已有人買保險箱,準備一旦銀行負利率,就把錢提回家,放在保險箱裏。要是真的這樣下去,我們面對將是一場通縮,而不是通脹。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