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曾淵滄專欄 2017年3月30日

曾淵滄專欄 2017年3月30日

曾淵滄專欄:
中行釋放價值有法


■中行現時PE只有6倍,而中銀香港的PE則有12倍。 資料圖片



同樣是中國銀行,內地的中行(3988)PE只有6倍,而香港的中銀香港(2388)PE有12倍,中行估值低是因為投資者擔心內地銀行壞賬多,因此中行與其他內銀股看齊,PE多是5倍、6倍,非常低,但是中

行與其他內銀股最大的分別,是中行有非常龐大的海外業務,單是中銀香港,已經是一家市值3,000多億元的大銀行。

除了香港之外,中行在東南亞,特別是新加坡,規模也不小,可是海外這些沒有多少壞賬的業務所賺的錢全部被低估了,全部算入PE僅6倍的中行。

中行想釋放其潛在的價值,方法之一就是向中銀香港出售海外的資產與業務,進一步壯大中銀香港,將中銀香港改名為中銀海外,或者改不改名也無所謂,總之,資產業務歸入中銀香港後,將來產生的利潤就會以12倍的PE反映於中銀香港的市值,中銀香港市值急升對中行也自然有利。

2015年,中銀香港出售南洋商業銀行,近日又出售集友銀行,總共套現756億元,派了一些特別股息後,手上依然有大量現金可以收購母公司中行的海外資產。

當然,有些短視的股民更希望中銀香港再度派發特別股息。不過,派發特別股息對股民而言,沒有甚麼特別好處,理論上,派發1元的特別股息,除淨那一天,股價就會下跌1元,因此,利用手上的現金及自己的高估值、高PE,去收購母公司低估值、低PE的資產與業務更合算,如果母公司出售資產與業務後,手上多了現金,由母公司發特別股息可能會更受歡迎。

過去許多年,利豐(494)就是靠自己的高估值、高PE,去收購低估值、低PE的企業來壯大自己。

曾淵滄
財經評論員

曾淵滄
曾淵滄專欄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