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7年3月16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7年3月16日


政治領袖 該如何看民意


政治領袖 該如何看民意
有特首候選人在選舉論壇上表示:當選後若與主流民意相違會辭職。這樣說雖可表白他並不戀棧權力,參選只是想為港人服務,若然港人不再喜歡他,那就繼續做下去也沒有意思;但這樣說亦顯示,他在處理民意問題上仍很幼嫩,一般政治領袖很少會這樣做。環顧

世上在位的政治領袖,不少都不獲主流民意支持,但他們卻甚少會因此而辭職。可見一般政治領袖都有另一套看待民意的態度。

其實,用不同方式做出來的民意調查常會有不同的結果,而競選期間的民意更時有上落,候選人不用初嘗敗績就立即退選。現實是選舉的結果常與選舉前的民意調查不一樣,候選人不必為一時的民意上落太過介懷。即使是一些經常以民意自重的政治黨派,他們在實際投票時,亦只會參考民意,而不會一定依照民意去投票。

一個人剛出來從政的時候,大多不會有太多的民意支持,他是基於對某些政治理念的信仰,認為若是能使這些理念得以貫徹,社會應會更好,人民應會更幸福。另一方面,他又自信有能力可以帶領群眾令這些理念得以貫徹,所以他才會當仁不讓,挑起當做政治領袖這項重擔。

有時甚至會有這樣的情況,有些政治領袖之所以會選擇參政,正正是因為他們覺得主流民意出了重大差錯,任由這樣發展下去,社會可能要付出重大代價。所以,他們才出來喚醒民眾的。魯迅先生就是因為看到中國人的愚昧,才決定棄醫從文的。孫中山發動革命的時候,大部分中國人的心目中,仍離不開真命天子的概念。難道孫中山會因為與主流民意相違,就放棄革命嗎?每個革命領袖,都得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

在很多民主國家,除了有兩三個大黨之外,還有很多細小的政黨。這些細小的政黨,雖然距離獲得主流民意支持仍很遙遠,但他們一樣會派人出來競選總統。沒有人會因為這些候選人所獲的民意支持不夠,而勸這些人退選。提出這樣勸導的人,一定會視作未能對民主的真諦有確切的了解。

通常,政治領袖大都會自以為比群眾更高瞻遠矚,更有洞察力,否則他如何可以做政治領袖。所以,一個真正的領袖,是不會輕易被民意左右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一個政治領袖可以不理民意。因為政治是眾人之事,不可以沒有群眾參與。所以,大多數政治領袖在接觸民眾的時候,必須展現出親民的一面,而不是自傲的一面。因此,政治領袖一定會細心聆聽群眾的呼聲,即使遇到認識水平偏低的群眾,政治領袖亦會耐心解釋,而不會與群眾硬碰。不過,這亦不代表政治領袖要盲從群眾的意見。這只會令人覺得他沒有主見,缺乏原則,變成不但沒法討好民眾,而且很難吸引民眾追隨。

今次特首選舉,表面上要靠選委手上的票才能當選,但單有選委支持,即使當選,也不容易完成自己的任務。因此,候選人必須把競選工程的重點放在爭取民眾上,贏到民意後,選委的取態亦會跟著轉變,連選委背後的力量,亦不能無視民意在現代社會的影響力。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