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國策透視 - 習進錢/黃尹華 2017年9月25日

國策透視 - 習進錢/黃尹華 2017年9月25日


國策透視:
標普冇刻意唱衰


■從往績看,標普過往的評級皆遵循中國經濟周期,沒有出現重大誤判。 資料圖片



標準普爾9月21日下降中國主權評級,由「AA-」降至「A+」,惹來中國政府強烈評擊,財政部用「誤讀、令人費解、令人遺憾」等一系列言辭形容。其實評級有升有降,在過去20多年

,標普曾經多次上調中國評級,財政部沒有感謝,一旦下調就出惡言,實在有失大國風範。

三大評級機構中,標普在中國歷史最長,並在之前試過下調評級,其往績更具參考價值。根據內地天風證券資料,標普在1993年首次評級時,給予「BBB」,1997年上調到「BBB+」,在1999年首次下調,降至「BBB-」;其後到2004年又再上調至「BBB+」。2004年後,標普上調中國評級一發不可收拾,在2005年、2006年、2008年、2010年連續上調,終達至「AA-」,其後近七年時間保持不變,直至今次下調。

標普在1999年首次下調評級後,內地經濟和資本市場之後幾年都是動盪期,直到2004年走出沙士陰霾後,才出現起色。標普在2004年至2010年密集上調評級,該段時期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期。

從往績看,標普過往的評級只是遵循中國經濟周期,即沒有出現重大誤判,亦不存在刻意唱衰,否則就不會出現在2004年至2010年這七年間的五次上調。值得留意的是,如標普短期再下調,等於宣告中國經濟進入下行周期,勢必大幅增加中資企業包括內銀、內房在海外發債的成本。

黃尹華

黃尹華
國策透視 - 習進錢/黃尹華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