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7年10月17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7年10月17日


政府肯花錢,就會好嗎?


政府肯花錢,就會好嗎?
特首林鄭月娥的首份施政報告,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政府不再做守財奴了,而是找機會盡量花錢。

本欄之前就指出過,西方的民主社會大都是執政黨在任期間盡量花錢,以討好市民;而在野黨就會盡量阻住執政黨用錢,以避免執政黨做出太好的政績,並爭取

留多一些錢,可讓自己上任後還有得用。但香港的情況卻剛剛相反,在野黨反會拼命敦促政府花錢,以展示自己在為市民爭取權益。他們會要求政府提供全民退休計劃,增加交通津貼,增加對罕見病的藥費補貼等;不肯花錢的反而是在任的特區政府。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香港的公務員大部分是在殖民地官僚系統裡成長出來的。殖民地政府的執政地位來自宗主國,不會與在野的政黨爭奪執政地位,輪流執政。有政客說,這代表專政,有違民主原則。然而,這卻是產權清晰,不受任期局限,殖民地政府不需要為討好選民,而犧牲社會的長遠利益。如是令殖民地政府予人守財奴的印象。

回歸後,北京雖承諾會讓香港走向民主,但只是願意讓香港形式上搞點民主,但實質上是想沿用殖民地一樣的政制,所不同的是以前要聽命於倫敦,回歸後要聽命於北京。回歸只是一次產權轉讓,香港的產權由英國皇室手上轉到中國共產黨手上吧了。這個產權不會因特區政府換屆而有所改變。

這並非全是壞事。因為,當產權上完全沒有懸念的時候,特區政府才可以有勇氣為了長遠的利益,不惜犧牲短期的利益;才可以撇開一時的民意,去維護社會的實質利益。之前的特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不惜被港人視作守財奴的。他們不惜被市民唾罵,也堅守審慎理財的原則。

正因為有人肯做守財奴,香港才有這麼多的財政盈餘;才能在金融海嘯後,這麼快就恢復元氣;才能在今天需要花錢的時候,可以輕易有錢可以拿出來花,而不用影響其他的正常運作。我出身於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家庭,深明勤儉持家的重要性。

只不過,近年香港社會出了嚴重的分化,無論政治上與經濟上都有。政治上的分化,特區政府看來已無能為力,唯有希望集中力量先解決經濟與民生問題,以為將來解決政治問題創造條件。

反對派最多只能說,單解決經濟民生問題沒有用,必須同時解決政治問題;但反對派亦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連政府向市民提供交通補貼,為貧困家庭提供食物援助,讓中小企可以交少一點稅等,都加以反對。

在這種情況下,林鄭想推行的事情,總有一部分可以落實,而這些事情落實後,總會有人得益。此之所以,今次施政報告的民間反應大都非常正面,為新一屆政府開局打好了基礎。錢對北京來說已不是重大考慮,只要花得有成效,北京應該放手讓林鄭繼續花錢。我所擔心的是,這錢一旦花慣了,花大了,以後要縮就會遇到民間很多阻力。西方民主國家大部分都已在福利問題上搞到尾大不掉,遲早會禍國殃民,特區政府要引以為鑑。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