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

投資通識 - 黃元山 2018年9月11日

投資通識 - 黃元山 2018年9月11日



內地P2P特色
P2P平台的特色是以較低利率向小型公司及消費者提供貸款,但這種集資方式幾乎沒有政府監管。… Continue reading

金融科技(FinTech)話題絡繹不絕,當中P2P借貸平台曾被環球金融市場吹捧是一種改變金融交易

支付的創新模式,不論在機構數量或貸款金額上,中國的P2P平台發展都是錄得最快速增長的國家,但隨著一連串監管問題湧現以至最近有受害者集體請願,各種負面因素拖累P2P爆發大規模倒閉潮,筆者認為事件顯示出變革性的創新金融並非有利無害,背後隱藏不少風險,提醒我們金融科技與監管必須平衡,才能長遠健康發展。

簡而言之,P2P平台的特色是以較低利率向小型公司及消費者提供貸款,但這種集資方式幾乎沒有政府監管。中國自2011年開始出現P2P平台,2013年進入起飛階段,2015年達到高峰,當時平台數量大約有3,500個,但相同時期亦有不少平台爆發醜聞及破產,隨著泡沫之談湧現,倒閉潮愈演愈烈,2016年8月內地監管機構遂推出《P2P網路借貸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藉此整治市場恐慌與混亂。

P2P平台風雨飄搖 但仍有信心
面對中國P2P平台大規模觸礁,有數據指出,自今年6月1日以來便有15%的平台營運出現嚴重問題,6月份未償還貸款額達到1.3萬億元人民幣。筆者認為, P2P平台無疑是金融創新產物,優點是簡單、方便、快捷、透明,讓借貸雙方自由交流完成金融交易,而中國未能防止P2P平台風險,主要有幾個因素,第一是監管失敗,面對違約、突然停業、資金凍結等問題,市政府或省政府都未能真正落實執行及監督,變相有名無實。

另外,渾水摸魚亦是原因。真正的P2P是把貸款人和借款人配對起來,只是充當一個「訊息中介」,和傳統銀行的性質不同,照道理不應出現像傳統銀行的濟提。不過,可惜內地有不少「所謂的」P2P平台甫開始就以非法地下銀行,甚至抱著行騙目的營運,當投資者未能清楚分辨P2P平台的真偽性,損失風險勢必增加,而這些害群之馬也會拖累整個行業發展,讓人難以分辨P2P平台與傳統銀行的屬性之別,當真正的P2P平台未能實現「訊息中介」的核心宗旨,營運便會出現信用風險及期限錯配,造成投資者恐慌,最終資金撤出,促成骨牌效應的倒閉潮。

當然目前的市場恐慌,引發P2P平台風雨飄搖,但筆者估計對中國實體經濟衝擊應該可控,畢竟優秀的P2P貸款佔傳統銀行的貸款總額比例不到1%,並不足以造成金融體系不穩定。然而,短期陣痛是必然的,經此一役後,就看未來中國如何採取更大更有效的規則,至少對最大型的P2P平台進行集中監管,確保借貸方、小型公司及投資者有更多安全投資選擇及風險保障。

原刊於iMone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元山
投資通識 - 黃元山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