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政經密碼 - 周顯 2018年10月31日

政經密碼 - 周顯 2018年10月31日


買樓和欠卡數的比較分析


買樓和欠卡數的比較分析


在買樓和卡數之間,最大的分別是利率。(資料圖片)

同文渾水日前在本報寫了一篇「批鬥95後欠卡數/那買樓的人呢?」文中很立體地從利率、以較低嘅成本及時行樂、買樓所承擔的風險(還包括了其父母所資助資金)、低慾望社會等等角度,全方位地分析拖

欠卡數後面的經濟學邏輯。這篇文章引來了不少批評,然而,渾水作為業餘經濟學家,其立論基礎向來堅實,很難以被外行人的「印象式批評」所批倒。而我,作為《理財密碼》作者,兼且也是「老海鮮」一名,不打算也駁不倒渾水君的論點,不過對他的觀點,提出一些看法和「修正案」,倒是可以。

渾水說得對,買樓是投資,投資可能虧本,而且買樓的單價大,數目以數百萬元,甚至是過千萬元計,相比之下,95後欠卡數平均只有1.4萬元,前者風險顯然更大得多。如果以極端後果來計算,買樓最壞結果是燒炭,但我真的好像沒有見過為卡數而燒炭的人,頂多是宣布破產而已。但又這樣說:欠卡數破產的人,數目方面比不上買樓負資產燒炭,甚至也比不上因買樓而破產的人數。

這數學原理很簡單,在金本位破滅,法幣當道的世界,樓價的升值速度,再加上租金收入,長期跑贏現金加利息。從這角度看,買樓的長期勝算,大約有七成以上,在地產當道的香港,更加高達八至九成。在1997年的高價買樓的人,只要熬過2003年,等到今天,就算是最劣質的樓,也早收回失地,兼且賺突了。

反觀欠卡數來消費,卻是穩定地純支出,不會賺突。當然,這會得來即時快感。我寫《理財密碼》的主旨,就是理財是統計學,人們只能夠用統計學上的最大值去作出評估,比方說,你辛苦儲錢,但早死,這就是損失了,在朝不保夕的社會,人們特別傾向短期消費,這也是鐵律。

在買樓和卡數之間,最大的分別是利率。固然利率有高低周期,但卡數利率永遠高於買樓按揭,卻是永恆不變的事實。我的看法是,把錢花光用來享樂,如果照渾水的分析,也無不可,但計算卡數的利息,這筆「預支快樂」,是很難以回本的。同時,渾水的分析也忘記了一點:買樓、擁有自住房子所帶來的快樂,對很多人來說,其滿足度也不低於碌卡消費。

政經密碼 - 周顯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