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虛實之間 - 方興 2019年3月7日



虛實之間 - 方興 2019年3月7日


虛實之間:在後真相年代發掘真相 - 方興


在後真相年代,另類數據公司運用IT技術,為客戶尋找真相,難怪大數據被稱作新石油業。 互聯網圖片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歐洲一家投資公司近日發表報告,踢爆近3,000家歐洲人工智能初創中,有四成根本沒有在其產品中應用過AI技術,這些「所謂」AI startup辯稱,AI是未來的長遠計劃,在此前有大量準備工夫要做,於是大家理所當然地繼續享受被喚作AI初創的光環,以及隨之而來的集資優勢。

在後真相年代,難分真與假似乎是常識,企業發放的財務資料,又有幾多是水份幾多是實況,業績化妝術確是博大精深。上市公司高層亂噏當秘笈,這邊否認有交易,翌日就正式公佈,幾個月後才交代事過境遷的股價敏感資料,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的事。

就算是政府,一樣肆無忌憚,印度大選臨近,總理莫迪突禁止再公佈就業數據,引發兩名官員請辭,又將GDP數據搓圓㩒扁,以營造大選前經濟好景的印象。我最近看過一篇有趣的論文,是去年底中美兩地四位學者共同發表,研究圍繞2010年初北京市推出壓抑樓價的限購令措施前後,發現當地地方官員在樓市政策出台前,較一般人買樓的機會明顯為高,而且越高層越接近決策單位的買樓意欲更高,更有跡象指,他們透過官位加快相關按揭的審批,意味他們可能用政策內幕消息來取得利益,他們明白到政策根本是無牙老虎,無法阻止樓市升勢!

大數據有價有市
學者是如何得知有關數據?原來但凡動用住房公積金買樓的,均會有公開紀錄,更會列明買家是否官員以至官階,雖然住房公積金購房只佔整體住宅交易一小部份,但已可以推斷實際情況可能更為猖狂。

這個例子清楚展示,面對越來越不可靠的政府或企業,無得偷懶,要自行尋找非官方的資訊渠道。過去分析員最擅長把公開及非公開的資訊拼湊起來,作出有投資價值的推斷,近年這方面最勤力的要數沽空機構,看他們的報告就像偵探查案,走訪目標公司大部份分店統計其生意量,向其供應商、競爭對手套料,而且命中率不低。

《經濟學人》新一期便介紹一批另類數據公司的出現,專門為客戶明查暗訪市場資訊,香港近年也開始湧現同類初創,主要運用IT技術從公開資料、社交媒體等提煉有用的訊息。他們要知Tesla的新型號汽車銷量,不是聽鋼鐵俠Twitter隨口噏,而是會查保險公司的相關車險數字、汽車登記,要知某企業正在擴張還是收縮,則透過JobsDB的招聘廣告數據變化。報道指基金經理每年會花30億美元(234億港元)購買這些服務,難怪大數據被稱作新石油業,"Data is the new oil!"

方興
本欄逢周四刊出



虛實之間 - 方興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