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Mauldin - 牛眼投資法始創人 2014年1月6日
JohnMauldin:蛻變無盡增長回春 (2014-01-06 08:59:33)
轉載▼
舊年剛盡,新年伊始;在此新舊交替的時刻,正好將塵封的水晶球拿來磨洗一番,以期從蒙蒙??的時間迷霧中,窺探未來發展的蛛絲馬跡。
今年,筆者就特別察覺到今後十數年間漸次形成,而又清晰可見的三種發展趨勢。
本周就來探討一下所謂「蛻變時代」(Age ofTransformation)對經濟究竟有何效應,從而反駁曆來種種偉大發明已成明日黃花的悲觀論調。
到底蒸汽機、電力供應、電訊技術、內燃機等劃時代發明對經濟所產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可還有機會曆史重演?筆者對此敢斷言,足以帶動未來經濟發展的巨變定必重臨,而環顧當前周遭現象,更可說已是無處不在。
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前景,有一派論者認為,鑒於第一次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均拜獨一無二的偉大發明所賜,因此可以斷定,如此奇跡實在難望重演。
這派悲觀論調相當普遍,其中以戈登(RobertGordon)為表表者。
他是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去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以「美國經濟增長一去不返?」(Is US Economic GrowthOver?)為題,在政經界引起極大回響。
本欄曾推介華萊士.韋爾斯(BenjaminWallace-Wells)的文章「發展不繼增長勢危」,其中條分縷析,把戈登的相關觀點演繹得淋漓盡致。
增長不繼謬論
戈登在報告中作出下列兩大預測,聞之令人憂心:第一,於可見將來,美國經濟的增長幅度,將及不上20世紀末平均增幅的一半,原因在於各種結構性逆風(structuralheadwinds)。
第二項預測更聳人聽聞:鑒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1870年,主要源於美國)威力強大,而又獨一無二,戈登相信難望會曆史重演。
當年工業上突破的種種結果,要經曆整整一個世紀才完全體現。
戈登的警世之言,令筆者深感不安之餘,亦不禁深思美國今後可如何另辟增長途徑,又如何改善經濟在本土以至國際上的表現。
華萊士─韋爾斯的文章中並提及教授的另一相關觀點,亦即計算機、互聯網、機械人學、納米技術,以及生物技術,都不足以帶動經濟變革,因而未可與輸電網絡與內燃機兩大發明相提並論;對於此一激進觀點,筆者則不敢苟同。
一言以蔽之,戈登認為現代人對曆來的發展坦途,既可謂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對荊棘滿途的發展前路,亦可說完全摸不著頭腦。
引用華萊士─韋爾斯所言:「假使我們視之為具有美國本色的一切,其實無非是建基於經濟史上純屬巧合的怪事又如何?假使如此湊巧的怪事已告一段落又會如何?」
按照曆史時序,試想像一下近幾百年的曆史里程:
「自有具體記錄的人類曆史開始,發展至1750年期間,其實一直並無任何重大進展。
以英格蘭為例,在工業革命發軔於18世紀以前,該國發展速度之慢,要經曆整整350年,才能讓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增長一倍。
至於瑞典,亦經曆整整200年,而一直未見其國民生活有任何實質改善。
及至18世紀中葉,以當時的科技發展步伐,平民百姓生活的質素以至「奢華」程度,實與2000年前古羅馬時期相去不遠。
「不過,到了1750年,才開始出現兩件對後世影響至深的曆史大事。
第一次工業革命,始於1750年左右,發祥地在英國北部。
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大約起源於1870年,以美國為主要基地。
工業革命一而再地發生,可算是幸中之幸。
因此,由1750年起的整個現代時期,人類福祉的大躍進,實非前人所能想象。
人類社會不再長期停滯不前,反而一登千里,進展更似自然而然,以至到了上世紀50及60年代,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已較父母輩翻了一番;單憑一代人的努力,就已較上一代取得雙倍的成果。
「在上世紀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某一時段,突飛猛進之勢終於漸走下坡。
根據70年代初的經濟增長數據,可見人類的生活改善幅度顯然呈現減慢跡象。
」
戈登對此曾有一句不斷重複,幾成口頭禪的名言:「有些事,只可一,不可再。
」他還有另一句名言:「人類今後的發展,全靠重要性八倍於前的種種發明。
」
戈登著作中的論點往往言之成理,文筆又好,亦能正視不少人所共有的種種偏見。
不過,在筆者看來,他就未來發展所作的以下各種假設卻未免失諸偏頗。
首先,人類今後發展需要的,是數量八倍於前,而不是重要性八倍於前的各種發明。
希望系於發明
先說一項可說是微不足道的小發明。
數百年前,美國工人受雇於農場的比例高達九成;時至今日,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美國經濟活動──農業,其所雇用的人手僅占全美國工人1.6%。
雖然美國農業機械化已十分普遍,但各種農務所需人手短缺的情況依然甚為常見。
在其巨著《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中起首有一段名言,講述亞當史密斯(AdamSmith)有感而發,驚歎於造針所需的創新意念和制造技術,亦即如何把技術結合分工,從而大大減低造針成本的驚人效果。
再看看一項現代切生菜機械人的神奇功用。
雖然切菜動作簡單,但其中涉及的技術卻異常複雜巧妙。
運用機械人切割的生菜由於成本較低,售價因而較為廉宜,一般消費者未必注意得到。
事實上,大部分技術革新往往微不足道,鮮能引起用者留意。
除了機械人學之外,納米科技、生物科技、電訊科技、人工智能也日漸應用於方興未艾而又日形重要的信息科技範疇。
隨著新一代發明家學有所成,而互聯網上的資料寶庫又唾手可得,嶄新技術百花齊放的時代指日可待。
至於增長無以為繼的說法,實在難以成立。
筆者深信百年之後回望,今後20年間的發展只不過是增長加速的起點而已。
傳統模型盲點
事實上,傳統經濟學往往過於著重分析模型及算法,因而未能參透個中玄機。
正如吉爾德(GeorgeGilder)在其劃時代新作《知識與力量》(Knowledge and Power)中指出:
「傳統經濟學最受人詬病之處,一直在於未能解釋近數世紀以來人均經濟增長規模,而這方面的缺失實在非同小可。
自1800年以來,全球人口增加6倍,按理說人均經濟增長應隨之減少才對;但根據傳統計算方式,期間人均收入竟升近16倍;如此說來,近212年來,全球經濟產出絕對增幅竟高達118倍,而這只不過是問題表面的一端而已。
「198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兼麻省理工大學榮休經濟學教授索洛(RobertSolow)所創立的首要經濟增長模型,把上述增幅中高達八成的比例歸入『剩餘』因素之類,亦即扣除勞工、資本、原料等經濟學家研究範疇以內的生產因素之後,所餘下的其它因素。
換言之,經濟學家只能假裝懂得,為118倍絕對增幅其中兩成部分作出解釋。
」
在書中較前部分,吉爾德更重點探討經濟學嚴重不足謎團背後的真相:
「從經驗中理出頭緒,把混沌化為秩序,是人性中固執的一面。
18世紀晚期,當亞當史密斯撰寫《國富論》之際,人類對秩序的追求,終於通過17世紀微積分學這項驚世學術發明而獲得滿足。
牛頓及其門徒得力於微積分學,憑借新創的物理學把以往煉金術、天文學,以及求神問蔔胡亂拼湊的混合體,打造成以數學為本的秩序。
當時新創物理學所描述的宇宙,受精簡的規則主宰,而又能產生極度精確的預測。
「由於深植根基的缺憾,經濟學整體上一直未能顯著改善。
牛頓宇宙觀及後逐漸僵化成學院式建制,墮入數學窠臼,以致在變幻莫測的世事面前,終於淪為決定論幻象。
經濟學者終日埋首於不知變通的市場模型,對任意妄為的市場中人卻不聞不問。
」
經濟學衡量經濟增長所用的種種工具,即使未至於包含誤導成分,亦往往有所不足。
單以通脹一詞為例,若非籠統而言,經濟學釋義中既定的假設多不勝數,要從中作出精確定義,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傳統經濟學從來只顧可以量度的數據,對一切無法量度的現象,竟視之為毫無意義可言。
影響所及,經濟學信徒對經濟模型及經濟理論的依賴程度,已跡近宗教狂熱分子自以為理解神旨的信念。
吉爾德進一步指出:「經濟學者中既有執迷於市場效率的一派,亦有深信市場已告失效的一派。
互相對立的兩派往往被籠統分為:『淡水派』與『鹹水派』;芝加哥學派與劍橋學派;自由派與保守派;奧地利學派與凱恩斯學派──但兩派的基本經濟學觀其實並無二致:同樣都以掃除意外,亦即以勢不可當的機械式運作駕馭一切人為因素。
『自由市場』經濟學派深信制度勝於一切,但求市場自行恢複應有平衡狀態,並使資源分配複歸適度常態。
社會主義者則認定市場已告失效,一心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使經濟恢複平衡。
對於一再使黎民免受饑荒與死亡此一『平衡』狀態所創的種種奇跡,兩派卻從來置若罔聞。
」
人本經濟基礎
戈登及其同道中人並非見木不見林,忽略信息及創業精神對兩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性,而是無視於資本的關鍵作用。
此處所謂資本,並非一般所謂的資金。
筆者心目中的資本即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貝克爾(GaryBecker)所指的「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
投資者對自身的投資,正是經濟增長的真正泉源。
教育、培訓、信息交流、知識傳播,都是人類賴以拓展潛能的要素。
社會愈開明,就愈能分享信息、知識及勞動成果,民生也愈充實,文明也愈璀璨。
既有沖勁及決心把信息化零為整,而又能發明種種嶄新工具並善加利用,自然也有助於經濟增長。
雖然壓裂式(fracking)開采頁岩油(shaleoil)技術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曾在二迭紀盆地(Permian Basin)采用,但終於要到90年代,由米切爾(GeorgeMitchell)破解其中奧妙之後,才得以大行其道。
時至今日,單是這一種開采技術,每年就有數以百計的嶄新發明,而從事有關開采工作的科學家及工程師更成千上萬。
蛻變時代啟示
今後20年間的科技發明,為數勢將多於過去一個世紀的總和。
至於科學進展程度之快,則莫過於生物科學。
如今生物科學發展一日千里,重大突破的消息不絕於耳,已達傳媒來不及報道的地步。
科技進展與大眾觀感之間的落差,只會隨著計算機科技指數式(exponential)進展而不斷擴大。
利用種種嶄新計算機科技,研究人員已能把種種存在已久的難題逐一破解。
要展示生物科技飛躍進展的實際程度,最佳辦法莫過於參看由美國國立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ationalHuman Genome ResearchInstitute)制作的相關資料【圖】,從其中數據,可見人類基因組序列成本近年降幅如何急劇。
至於【圖】中數據的實質含義,由於基因組序列成本持續下降,可資對照個人病曆的基因組數量自然會隨之增加。
隨著基因組數據庫規模日益擴充,通過計算功能日趨先進的計算機,就能從中找到各種疾病的致病基因,並且定出適當的醫療方案。
因此,以往一直未臻完善的療法,就終能一律以純正個人化療法取而代之。
序列完整的基因組數量愈多,從中累積所得的基因療法知識自然愈趨豐富,科學家因而能夠藉此針對老化及基因突變(geneticmutation)的問題對症下藥。
至於最終目標,無疑在於把人體中所有細胞重新活化。
John Mauldin - 牛眼投資法始創人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