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5年3月3日
巴菲特談巴郡的未來50年
巴菲特認為巴郡的成功,離不開股東的支持和集體決策。
前天巴菲特發表了他給巴郡股東的信,巴菲特這封信,一直是投資界所必要看的,今年巴菲特更前所未有地發出多另外一封信,談巴郡未來的50年,因為2014年是巴郡50周年。
過去50年巴郡的整體增長率達7,511倍,未來50年巴郡怎樣才能保持增長?巴菲特如是說(節錄):
《伯克希爾(下稱巴郡)的未來50年》
首先也是最為重要的,我認為耐心的巴郡股東的資本永久性損失的可能性與單一公司投資的幾率同樣低。這是因為我們的每股企業內在價值幾乎肯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
但是,如此樂觀的預言必須加上一個重要的警告:如果一個投資者買入巴郡股票的價位非常高,比如接近每股帳面價值的兩倍,這種情況偶爾是會發生的,這位投資者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實現盈利。換而言之,如果買價非常高,一筆良好的投資就可能退化為鹵莽的投機。巴郡也不能擺脫這一真理的束縛。
為危機出現作好準備
我認為,任何事件導致巴郡出現財政問題的可能性基本上等於零。我們總是為千年一遇的洪水而未雨綢繆,如果真的發生了,我們可以向沒做準備的人賣救生衣。在2008年至2009年危機期間,巴郡扮演了「第一反應者」的重要角色,此後至今我們資產負債表的實力和盈利潛力增長了一倍以上。我們的公司是美國企業的直布羅陀(戰略必經之地),未來還將如此。
財政耐久力要求一家公司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三種能力:⑴大規模且可靠的盈利流;⑵大量流動資產和⑶沒有重大的近期內現金必須。忽視最後一點通常將導致公司爆發預期外的問題:很多情況下,盈利企業的CEO們覺得他們總能對到期的債務再融資,無論其額度有多大。2008年至2009年,許多公司管理層領教了這樣的思維方式有多危險。
雖然我們保守,但我認為我們有能力逐年增加巴郡的每股潛在盈利能力。這並不是說運營利潤每年都會增加,情況遠不是這樣。美國經濟會起起落落,當經濟走低時,我們當期的利潤也會如此。但是,我們將繼續達成內生性增長,進行補強性收購和進入新的領域。因此我相信,巴郡的基本盈利能力將逐年增長。
壞消息是巴郡的長期收益,以百分比而不是絕對美元額衡量的收益可能不會太高,將無法達到在過去50年中達到的水平。我們的資產數字已變得太大。我認為,巴郡未來的表現將優於平均的美國公司,但我們的領先優勢不會太大。
最終,可能就在今後的10至20年之間,巴郡的盈利和資本資源將達到一個使管理層無法明智地將全部利潤再投資的水平。到那個時候,我們的董事將有必要作出決定,到底哪種方式才是分配過剩利潤的最好方式,是通過派息、股票回購還是兩者兼之。如果巴郡的股價低於企業內在價值,大額回購幾乎肯定是最佳選擇。你們可以放心,你們的董事將作出最好的決定。
決策者不能自我或貪婪
品德至關重要:一位巴郡的CEO必須全身心投入公司,而不是為了他自己。他必須去賺數額遠遠超過他任何可能需求的錢,但重要的是,他不能為了自我或貪婪的動機去在薪酬上攀比大部分待遇豐厚的其他企業高管,即使他的成就遠超這些人。一個CEO的行為對自他而下的全部經理人有重大的影響:如果他清晰地向下屬傳遞出股東利益至高無上,其他經理人幾乎也不會有例外,他們也會承繼這樣的思想。
我們的董事們認為未來CEO應該從內部產生,巴郡董事會對其應該有較深的了解。我們的董事還認為下一任CEO應該相對年輕,這樣一來,他或者她就能夠在長期內擔任這一職務。如果CEO平均掌舵時間大大超過10年,對巴郡將最為有利。(讓新人學會老把戲並不容易。)他們也不可能在65歲退休(你注意到甚麼了嗎?)。
無論是巴郡的企業收購,還是大規模量身定制的投資動向,對手方都應該熟悉和信任巴郡的CEO。這一點非常重要。培養這種信心和構造關係需要時間,但回報可能非常驚人。
巴郡的特別之處還要歸功於另一群擁有投票權的人,那就是巴郡的股東。如果我不向他們致以敬意,那就是失職。巴郡的股東基礎與任何其他大型企業都不一樣。這一點在去年的股東大會上得到了很好的證實,股東們收到了一個代理人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就是:由於公司所擁有的現金超過實際需要,而公司的所有者又不像巴菲特那樣都是億萬富翁,那麼董事會應該考慮對股票發放一定的年度股息。
這一解決方案的發起股東沒有在股東大會上出現,因此他的動議沒有被正式提出。儘管如此,代理投票還是進行了計數,其結果發人深省。
不出意料,A股股東反對派息者與贊成者比率為89比1。伯克希爾A股由相對較少的股東所持有,而且股東對其都擁有較大的經濟利益。
引人注目的是B股股東的投票結果。B股股東人數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他們總共投出了660,759,855票反對票和13,927,026票贊成票,比率大約47比1。
我們的董事們建議不派息,但公司不想試圖去影響股東。儘管如此,最終佔股份總數98%的投票相當於說「不要給我們派息,將所有利潤都進行再投資」。我們的大小股東能夠如此認同我們的管理哲學,真是令人又感嘆又欣慰。
要保證未來50年的增長,關鍵在一點,不需要錢,至於不需要錢是否等於不恨錢先看:
⑴巴郡的現金多於巴郡業務所需要的,才可以在千年一遇的危機中,趁低吸納;
⑵巴郡的管理層,不是為錢而工作,而是為滿足,為巴郡股東而工作;
⑶巴郡的股東不需要派息的錢,可讓巴郡的資金全綫去錢搵錢。
財富也是「慳」出來的
哈,哈,哈,為甚麼近年貧富差距會愈拉愈大?以巴郡股東例子言,巴郡股東有錢,50年都不用靠息開飯,就是靠這個他們能錢搵錢,本錢愈搵愈多,但窮人就等息(錢)開飯,把本錢都食光,錢就愈來愈少。
那麼窮人是否就要永遠窮下去,不一定,但要像巴菲特那樣,先要想法,想法,不吃息,即先不要做月光族,才可脫貧,一個字,「慳」出個未來。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