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 王冠一 2015年7月9日
多重夾擊 油市黴運 2015-07-08
油價過去兩個月一直於60美元左右徘徊。不過,希臘「脫歐」危機仍在發酵、中國股市氣氛緊張,打擊一定需求;加上伊朗核問題談判已經到了最後階段,達成後可令這個產油大國不再受掣於出口限制等因素影響,導致油價呈現新一輪大跌。
本周一,紐約WTI期油(8月)
收市報每桶52.53美元,跌4.4美元,大挫7.7%!創2月初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同時跌穿100天移動平均線。
倫敦布蘭特期油當天亦失守100天線,收市報每桶56.54美元,跌3.78美元,跌幅6.3%,是自4月13日以來首次跌穿60美元。布蘭特期油價格自去年起已累計暴跌45%,相信大跌元兇與地緣政治有關。
伊朗核問題談判似快將達成協議。伊朗石油部副部長Mansour Moazami表示,如果取消制裁,該國石油每日出口量將提高近一倍,由目前約120萬桶提高至230萬桶。
伊朗的原油蘊藏量為全球第四名,其生產量可達每日400萬桶,一旦制裁鬆綁,將成為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中第二大生產國。
雖然屆時供應量大增,Moazami認為,全球經濟增長會促進原油需求,不認同原油價格仍會下跌,反而預期今年底油價回升至每桶70美元。而伊朗亦正努力爭取油組其他成員國重新恢復配額制度的秩序。
這邊廂原油供應增加的機會不斷上升,那邊廂希臘上周日投票否決債權人提出的財政援助條件,歐元區局勢再緊張。部分投資者陸續把資金撤出歐元區,轉投美元避難所,美元升值壓力增加。由於油價以美元計價,採購原油成本變相增加,自然令油價受壓。
另外,上證綜指自6月中大跌以來,中央政府已多番出招,努力救市,包括推「雙降」(減息及降準)、暫停新股集資和人民銀行逆回購操作等,企圖挽回投資者信心。但市場氣氛依然負面,投資者憂慮救市無效,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反而擴大,影響國內對原油需求。
油價於60美元爭持兩個月,不少投資者均離場觀望後市。現時庫存居高不下的情況已較早陣子大為緩和,但利淡消息一個接一個之下,又怎能改變期油跌勢?不少人已沽空期油,甚至認為有機會再試更低位,要守住50美元水平愈來愈感吃力。
王冠一財經頻道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