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5年12月15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5年12月15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互聯網普及下 金融業的救贖
2015年12月15日


蘋果設大型門市,供果迷多了解產品。(資料圖片)





幾十年前,市面最多是米舖、士多及銀行,前兩者已分別被超市及便利店取代,絕無僅有的米舖及所剩無幾的雜貨士多,已近乎成為古蹟及集體回憶。下一個回合,又到底會否輪到銀行實體分行?

科技進步,網上交易普及兼新一輪虛擬世界發展,美國有顧問公司估計全球到2020年有六成人口依靠網上交易、轉帳及其他金融服務。有學者更稱,未來十年,銀行為首金融業是全球最受科技發展而面對幹擾的行業,銀行櫃枱服務員有如很多很多年前的電匯員般,勢將成為歷史。

專家的預測可能有主觀成分,甚至太過大膽假設,但不能否認的是,互聯網已成人類日常生活必需介面,當老一輩百年歸老後,的確可能再沒有需要具備存貸功能的銀行分行存在。如果整個社會科技進步到一個程度,虛擬貨幣取代實物貨幣,銀行的定位更具挑戰。何況現在很多網上購物及支帳平台已具備提、存、甚至貸款功能,傳統銀行營運模式,到底應該是反傳統,抑或更傳統去迎合變革?

外國部分銀行除大力花錢做網上平台及各項電子化服務外,甚至將實體分行轉型,加入更多數碼、科技元素,但有調查指,客戶認知僅僅一般,轉型後的半虛擬銀行分行形同虛設,換句說話,將傳統實體分行轉型為科技性質功能分行,可能是多此一舉。

現時銀行及金融機構間間削減成本,分行成為繼員工後另一開刀熱門,但銀行趁勢將分行大幅減至一個極低水平,甚至全部取消,很大程度亦是沒有可能。首先,監管要求方面,現時銀行受相當嚴格規限,銷售產品前要為客戶做一系列評估及講解,這變相掣肘銀行刪減分行主觀願望,尤其是對銳意開拓理財業務的銀行來說。

其次是分行有不可取代的人與人接觸功能,職員除提供提、存等服務外,更重要是關係網的建立,甚至擔當心理輔導工作,這都是被忽略而又隱藏的潛力。

蘋果根本沒有需要實體大型連鎖店,網上訂購、速遞送貨,近乎一站式,頂多是多設幾個維修中心。但蘋果「粉絲」愛到實體店,為的可能是與職員「打牙骹」、了解產品購買前的專業建議,感受蘋果味道,這都是銀行分行職員可以提供的,情況等如很多散戶買股票前、止賺前及舉棋不定要止蝕,要來電「烽煙」節目,為求第三者提供肯定一樣。銀行不單止毋須大減分行,反過來既可以加據點,或將分行裝設變更,打造出網上難以取代的人性化、關係化的服務特色。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