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6年1月5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6年1月5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得指數真的得天下?
2016年01月05日


不同股市指數概括反映相關市場表現。(資料圖片)





反映一個股市表現好與壞,很自然看代表該市場的股市指數:香港是恒指、內地大概是上證綜合指數、美股首選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等。但市場發展、資金氾濫及經濟結構不盡相同,指數有時不

完全或足以反映股市實況,不時於同時出現過分誇大效應,形成指數本身幹擾市場。

 
香港投資者最能體會指數本身缺乏指標性意義及結構問題。內地亦然,看上證綜指以為是一潭死水,但創業板、新三板以至科創板及不久將來的上海戰略新興板,大部分時間或代表市場正處大牛市。

 
由簡單一個旗艦指數的高與低、起與跌,就簡單概括市場表現,是否客觀、或有需要修正,外界早有不少討論。不能否認是指數的高低,左右許多投資者部署及決定,同時卻忽略指數以外其實大有質地非常好、值得考慮的非成分股。指數低估市況恐怕是少數例子,但指數幹擾市況例子如摩指、富時指數每次做大規模指數組合調整,港股當日尾市成交即告急升,個別股份異動更是時有發生。美股及其他市場情況一樣,羅素二千每遇組合變動,交投及市況常現異動。

 
得指數,形同得天下,皆因指數組合是定奪市況表現因素方式或指標,也決定資金流向等,意義重大。內地千方百計不斷爭取將A股納入國際指數,原因不難理解。指數公司表面操殺生大權,但不代表該公司沒有風險。指數股份組合及其比重左右成千上萬資金流向。但如某些市場太波動,牽連甚廣,指數公司有時寧稍退一下。部分指數公司於去年中後決定擱置對區內市場幾個指數開辦工作。

 
ETF的出現意味全球市場最少在投資者及資金層面上已成一體化,根本毋須甚麼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全球ETF管理高達最少3萬億美元資產,令很多市場交投增加,不單只資金量增加,更甚是一個等同於指數基金零售普及化的產品出現,羊群效應同被放大,市場本身亦多一批不太認識該市場的投資者存在,極可能是加劇指數幹擾市場的源頭。資金流動加劇及資金量增加,當中對市場製造的誇大效應不容忽視。早前美國高息企業債現沽壓潮,正因所涉相關ETF產品現沽壓,加速市場恐慌。內地要穩定股市、托市,場外ETF卻跟你對著幹,遂事倍功半。再者,ETF普及化及市場波動加劇之間構成的關連關係難免令監管者要思考,以往既有良好機制,今天或未必再適合時宜。以熔斷機制及漲跌停板制為例,原意是要市場冷靜一下,但現在既多一批一知半解的投資者,機制本身亦增添ETF產品資產組合管理難度及價格對市況的反映,監管方有必要和迫切性與時並進、靈活應變。

逢周二、四刊出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