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6年7月29日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6年7月29日


【理財多面睇】人人其實也買了債券(李兆波)

你有沒有借錢給其他人?答案是有,只要你有銀行戶口,有存款,其實你已借了錢給銀行,可惜能以此角度看東西的人不多,這樣看來,我們每個人也有借錢給人,是借了錢給銀行,銀行得到了大筆款項以後,再借給更有需要的人,利率更高,於是存戶是提供了近乎零成本

的資金給銀行。當然,把現金放在銀行相對較安全,不會受火災或搶劫的影響而有損失,而銀行倒閉的風險也低。

借錢給銀行和買債券差不多,只是對手不同而已。香港人不熟悉債券,若不是政府推出ibond,相信認識的人會更少。買了債券其實等同把錢借給發債機構,發債機構定期給予利息給債券持有人,通常是半年一次,這安排與銀行活期存款差不多,但銀行只給予存款者(其實是債權人)近乎零息,債券的利息高一點,ibond的息率與通脹掛勾,最少有1%,遠高於銀行的存款息率。

政府推出銀色債券,息率與通賬掛勾,最低回報為2%,遠高於銀行存款息率,而發債機構為特區政府,懶債的機會接近零,如果有閒錢,應該認購,否則這些閒錢放在銀行,只拿取近零息,那當然是投資於一點在銀色債券。可惜銀債的發行量不多,每名申請人相信最多只可以拿到5至10手,即5萬至10萬元,不能滿足需要,可以說,如果可以認購到數十萬至100萬元,相信會有不少人有興趣。假設息率為3%,50萬元的年利息是15,000元,而同樣的錢放在銀行,可能只有年利息1,000元,以天與地的分別。

銀債沒有二手市場,ibond有,但我較喜歡持有至到期日,反正涉及的金額不多,放在銀行變相蝕本。身邊有不少未到65歲的朋友想買銀債,政府可以考慮在將來放寬申請年齡至60歲。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