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圓方集 - 張宗永 2018年1月8日

圓方集 - 張宗永 2018年1月8日


圓方集:政權的殘暴


■蔣介石(右)在淞滬大戰國軍損失慘重,但卻在軍閥群中確立了領袖的地位。互聯網圖片



「一地兩檢」本應是好事一宗,特區政府本來可以挾民意自重,給反對派來個下馬威,但是中央選擇用最粗暴的方法去推銷,權力之「得理不饒人」實在可怕!

這個假期看了三本書,整體印象是:政權是很可

怕的動物。我看的三本書是:

1)章詒和《伶人往事──寫給不看戲的人看》;

2)吳學昭的《吳宓與陳寅恪》,作者吳學昭是吳宓的千金;

3)郭岱君主篇的《重探抗戰史──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

三本書的內容分別是關於戲劇、學者和戰爭。時空由民國初年到文革。

先說《伶人往事》。本書描述一些對於非京劇迷來說比較枯燥的人和事,也寫得非常生動,書的重點是這些在舞台上響噹噹不可一世的名角,如何和中共這個新政權交往,那種對權力的膜拜,躍然紙上。當然亦免不了提到反左反右和文革種種運動期間,這些卓然有成藝術家被權力玩弄的慘況。

陳寅恪被稱為中國當代最有學識的學者,吳宓是陳寅恪的忠實粉絲,兩人都是歷史學家,吳宓視陳寅恪亦師亦友。晚清民初的新文化運動之際,他們堅持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堅持,令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運動中飽受煎熬。陳寅恪因為是國寶,而且堅守不談政治,尚能相對明哲保身。吳宓卻沒有那麼幸運,被打入牛欄。

從不同時空看歷史
《重探抗戰史》的作者包括大陸、台灣和日本學人,我特別欣賞編者的一句話:「談中日大戰又怎可以沒有日本人的觀點呢?」。但是,作者用了大量《蔣介石的日記》作材料,所以評論上難免受蔣氏的角度影響。書中提到的一個觀點,我在其他書籍中也曾看到:決定抗日是不可為而為之,是蔣介石利用抗戰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當時不少學者包括胡適及陳寅恪基於國力原因,客觀上都不支持和日本公開為敵。論軍力,當日中國士兵的效率是日本兵的十份一,因為國軍的配備、訓練、通訊和動員能力都遠遠落後於日本。淞滬大戰,蔣介石作出重大犧牲,派出嫡系的中央軍傾全力主動出擊。國軍損失慘重,但蔣卻在軍閥群中確立了領袖的地位。

看歷史可以從不同的時空去看:如果你看中國過去十年的歷史,你會折服於中國的經濟起飛;如果你看中國過去五十年的歷史,你會驚愕於中國共產黨政權的殘暴;如果你看過去一百年的歷史,你只會感到為政者的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套用陳寅恪的話「上詐下愚」;為了權力,犧牲了百萬計的人命……如果你是看一萬年甚至是一千萬年的歷史,人類只不過是蒼海一栗而已,萬事又何必那麼上心呢?

張宗永
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
本欄逢周一刊出

張宗永
圓方集 - 張宗永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