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8年1月23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8年1月23日


從人力資源看中國前景


從人力資源看中國前景
中國的龐大人口曾一度被視為國家的沉重負擔,但隨著教育的普及,這種負擔已迅速轉化成珍貴的人力資源。解放前,中國有90%的人是文盲,近年已跌到不足5%。西方近年常以印度的人口增長得比中國快,來推論印度的前景比中國好,但印度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努

力遠不如中國,加上印度國內的種性歧視,令印度至今仍是世上文盲最多的國家,有2.87億人是文盲,接近印度人口的四分之一,佔了全球文盲人口的37%。如果印度沒法在這方面有大幅的改善,將很難奢望在競爭上超越中國。

中國人與猶太人可說是世上最重視子女教育的民族。我近年參與了很多支援中國農村的工作,發現中國的農民雖然自己不識字,卻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節衣縮食也要供子女上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在中國人心目中已根深蒂固。令中國的基層一樣可以為國家提供大量人材。中華民族的這種特質,令中國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資可以取得比其他國家更好的回報。

經濟學認為,影響生產發展的有三大要素,分別是士地,人力與資本。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積累了不少資本,加上國際資本仍很樂於到中國投資,所以中國的發展已不愁資本不足的問題。

中國的土地雖相對貧瘠,但中國政府願意在土地上做大量的基礎建設,令土地的使用效益得以大大提升。如果純從基礎設施上去看,中國已比很多西方國家先進。去年我曾到過雲南的烏蒙山區,汽車在公路上奔馳,經過的不是橋樑就是隧道,工程之浩大令我有點不敢相信。如是卻令很多長年沒有發展的山區也繁榮起來。

三項生產要素中,人力資源的可塑性最高,中國的大專生的比例,如連成人教育的一起算,已超越人口的10%。我在內地的分公司,員工的平均教育水平已高過香港。當我們要招聘擁有新技術的人材時,內地可提供的選擇也遠比香港多。充足的人材供應,已令中國可以在很多新的科技發展上起領先作用。

譬如:第五代的手機會率先在中國普及使用,令中國在互聯網的應用上可走在更前面。中國在可燃冰的開採技術上亦有新的突破,有助中國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世上第一台光量子計算機已在中國誕生,計算速度比傳統電腦快逾千億倍,未來世界的發展速度,建基於電腦的運算速度。中國在這方面的優勢,將很快擴散到其他產業。此外,中國在石墨烯的納米技術,以及可控核聚變技術上都有新突破,反映中國人的智慧絕對不可以低估。

解放初期,內地以為人多好辦事,曾學蘇聯獎勵生育;但未幾即發覺人多可能連食飯問題都不易解決,只好改推一孩政策。至近年經濟好轉,才著手修正一孩政策的必然後遺症,全面容許生兩個孩子。然而,人口老化的成因已經埋下,現在才放寬,亦難避免會有一段青黃不接的時間。這對中國的未來的發展無疑是一種考驗。幸好AI的出現可把部分簡單的工作交給機械人去完成。但無論如何,中國的人口政策今後都不宜再左右搖擺了。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