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立論 - 林少陽 2018年7月25日

立論 - 林少陽 2018年7月25日


立論:醫護股建倉好時機


■對一些完全沒有任何醫護股的投資者來說,最近的跌市,提供一次難得的建倉機會。資料圖片



上周五下午,多隻內銀股獲得巨額資金入市追捧,推動相關股份上升的,是政府修訂了年初公佈的「資管新規」條款,放寬理財產品再融資的限制。同時,多家券商認為「公轉鐵」(公路改為鐵路運輸

)國策,意味將加大鐵路建設,消息有利相關鐵路基建股份雲雲。

究竟中國政府是否真心一改過去幾年供給側改革大方向,重返大灑金錢投資基建刺激經濟、放任影子銀行透過表外融資,以抗衡美國的貿易戰?還是,這不過是去槓桿主旋律之下的中場變奏?

說真的,筆者亦沒有明確答案。我只知,從政者必須因時制宜,政策手法靈活多變,才能在國際形勢風起雲湧的情況下,履險如夷。上月初,不少國內機構投資者在吐槽,他們面對重大的客戶贖回壓力,死線就在6月30日的中期結。國內投資者之所以面對龐大的贖回壓力,是因為今年初「資管新規」推出以來,整個透過理財產品進行的表外融資渠道被封殺了。死氣沉沉的A股,終於在過去一個月內,拖垮了表現與A股同氣連枝的港股。

在如此的背景之下,上周政府放寬「資管新規」(已出批文)及傳聞中將加大基建投資力度(未經證實),確實是一服來得合時的定驚散。

基建股勿跟車太貼
本欄對於基建類的股份投資興趣實在是有限公司,原因很簡單,這不過是一個向中央政府乞求財政補貼的生意,企業本身並沒有多大的股東價值創造能力。堅持不染指這類股份,當然無法在今日的市況中受惠,還要被部份對醫護行業信念不足的短線客,在醫護行業中抽調資金至基建股進行炒作。

事後孔明,過去兩個星期較佳的應市策略,應該是在早前較高位減持部份醫護股份,換入股價已被打殘的金融股(內銀、港銀及保險龍頭)。當然,若非A股長生生物(深:002680)問題疫苗事件引起恐慌,醫護股過去兩日的沽盤亦不至於那麼慘烈。本港藥企絕少從事疫苗生產,相關醜聞對行業中長線發展影響是零。現在換馬明顯已失先機,對部份完全沒有任何醫護股投資的投資者來說,最近的跌市,或為後來者提供一次難得的建倉機會。

大市的表現看來已經回穩,惟傳統汽車製造及出口製造業股份,在大陸加快開放市場,以及貿易戰的陰影之下,短期內難望有重大起色。至於基建類的股份,亦恐怕只是三分鐘熱度,投資者不宜跟車太貼。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本欄逢周三刊出

林少陽
立論 - 林少陽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