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財金解碼 - 記者 2020年12月28日

財金解碼 - 記者 2020年12月28日


財金解碼——大行看好亞太股債明年表現 滙豐︰「十四五」推動亞洲增長

本年環球投資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而一度出現恐慌,唯隨著多國推出寬鬆財政政策撐市後已重拾升軌。展望來年,多間投資機構均對中國及亞太股市及債市場抱有樂觀看法,建議投資者在明年保持關注。記者 梁宇碩

在股票市場展望方面,

滙豐私人銀行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範卓雲明言中國內地「十四五」規劃,將可望持續推動亞洲區的增長勢頭。該行特別認為內地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會為電動車及再生能源行業帶來中長線發展機遇。中央積極聚焦科技升級及銳意提高其在環球供應鏈的競爭實力,預期能利好屬於半導體、自動化、智能製造等產業龍頭企業。該行同時看好區內技術及人才優勢,可令生物科技、雲端、數據中心及5G板塊的研發與應用持續向好。

  施羅德投資亞洲投資主管Viswanathan Parameswar亦強調,新冠疫情危機未有窒礙亞洲區增長前景,特別看好印度互聯網科技正以驚人速度發展。該國龍頭電訊商透過提供廉價但快速的互聯網服務,成功擴大市場份額,並吸引多間美國著名上市科技巨企注資。由於目前當地互聯網用戶人數僅約全國人口一半,預期印度的互聯網市場拓展潛力仍然吸引。

印度互聯網潛力吸引
  施羅德投資又表示,亞洲區中產階級及城市化發展亦不容忽視,提及中國、印度和東南亞消費開支預料將於2025年前超越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面對疫情打擊,雖然一些亞洲地區在醫療及經濟方面受到較嚴重影響,但現時區內有超過300座人口逾百萬城市,料人口高度密集及經濟能力增強的因素,有利消費及醫療保健成為中長線核心投資主題。

  債券市場展望方面,柏瑞投資多元資產全球主管Michael Kelly指出,亞洲在防疫措施有相對較好成效,而且預期2021年經濟前景向好,認為區內的投資級別債券市場能為投資者帶來較佳的回報,而部份新興市場國家的利率仍高於通脹,這些債券亦適合加入投資組合之內。

  滙豐私人銀行則繼續看好美國及亞洲債市,現時已加大對環球投資級別與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及亞洲美元債券的配置比重。

美大型銀行允回購 板塊迎來及時雨
  回顧過去十年,大比例回購為美股長牛鑄就了根基,2017至2019年期間,標普500成份股就進行逾2萬億美元的回購操作,部分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金額更佔全部淨利潤一半以上,此舉無疑已成為華爾街熱衷的推高每股盈利(EPS)和股價的方式。

  然而今年首季疫情開始蔓延時,由於美國經濟受到較大衝擊,美股暴跌,大量美股公司開始紛紛宣佈削減或暫停派息。標普杜瓊斯指數公司的資料顯示,今年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當中,42間公司宣佈暫停派息,還有26間削減派息。

  雖然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在美國不停飆升,經濟復甦的道路仍具有重大不確定性。不過,美聯儲公佈的今年第二輪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在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兩種假設(一是失業率飆升至12.5%,然後下降到約7.5%;二是失業率達到11%的峰值,然後再略微下降到9%。)情況下,美國大型銀行亦擁有較強的資本水平,能夠抵禦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所帶來的衝擊。

  當局同時宣佈,允許大型銀行明年第一季度恢復股票回購。對於銀行股而言,其決定無疑為板塊提供一場「及時雨」,美國的大型銀行股隨即應聲上漲。

美企重視股東回報
  標普杜瓊斯指數公司的高級指數分析師Howard Silverblatt認為,明年回購和派息情況仍取決於經濟復甦的步伐,隨著疫苗在2021年上半年的接種,消費者支出在下半年有望完全恢復,再加上低利率,企業支出亦會增加,這將會直接帶動美股公司增加股票回購,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快到2022年,可回到2018年8000億美元的創紀錄股票回購高峰。

  相對於其他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美國企業更加注重股東回報,並且普遍對高管採取股權激勵,因此管理層有誘因將利潤的較大比例通過回購和分紅分配給股東。整體美股回購往往是順市而為,即市場上漲、企業盈利和現金流等情況較好時,回購通常跟隨增加,反之亦然。因此美企逐漸恢復回購,變相為美股釋出向好訊號。

  在美國上市的回購主題交易所買賣基金Invesco BuyBack Achievers ETF(PKW),以追蹤Nasdaq Buyback Achievers Index為目標,其指數成份股為過去12個月中,流通股數減少5%或以上的美國上市公司。3月23日標普500指數從低位反彈至今,PKW的升幅就達到77%,跑贏「僅」68%的標指。未來美企回購帶動相關股份造好,相信該ETF可繼續領漲,並可視作觀察美股回購情況的「風向標」。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
財金解碼 - 記者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