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選股情報 - 石鏡泉 2022年7月25日

選股情報 - 石鏡泉 2022年7月25日


《缸邊隨筆-石鏡泉》破局
《缸邊隨筆-石鏡泉》破局
  《缸邊隨筆》今時環球經濟困局是通脹與衰退兩頭逼:遏通脹,要加息;救衰退,要減息。

如何是好?看歷史。
 
  一、漢,由QE到QT
 
  秦徙天下富豪於咸陽,即是春秋戰國以來所累積下來的財富全集於咸陽。項羽一把火燒了咸

陽,大火

三月不滅,即是將春秋戰國以來,全中國的財富燒了。故漢初,是一窮二白,漢高祖與

文、景二帝就出了QE這一招。他們謂秦錢重,難用,意指秦錢含銅量多,故重,會袋穿袋,就

將一枚秦錢的銅,分鑄為二個以至三個漢錢,此即貨幣供應可增加1倍至2倍。用現代貨幣學言

,是M1增加了。
 
  表面上是人人多了錢,但貨物主人無咁笨唔加價,米價大漲,即是通脹升。但高祖、文、景

二帝三朝都忍住,捱這高通脹,目的是爭取時間,讓人民生計可以復活,即是使貨物供應、經濟

、GDP增長。這是遏通脹中很重要一條,通脹是貨供少於需求,人民生產恢復就是貨供應多了

,物價自然會降,這跟加息減少需求是不一樣。因為人民生活要進步、富足,就一定是需求日多

。故加息遏通脹是治標,增加供應才是從根本治通脹。孫中山講天下大同的目標之一,是:貨惡

其棄於地。
 
  光QE、印銀紙,是不可增加貨物供應的。漢就用了稅制刺激,凡肯去開拓新田者,免稅N

年。另方面又提倡要挖條坑去種苗,以免幼苗被風沙一冚就死,這等於農耕科技改進,以科技來

促增生產。
  
  幾年經營下來,漢朝的可耕面積多了,苗的成活率高了,即是收成高了。到漢武帝時,國庫

就富到流油,綾羅棄於地,銅錢堆如山。這時漢武帝就行QT,開始將輕如柳絮的漢錢,加回一

倍的銅量,即是收縮M1供應。錢值錢了,貨價就回下來,通脹也就消滅了。而尚敢用不足銅量

的輕錢者,棄市,斬。
 
  可惜,漢武帝有錢之後,就啟動與匈奴之戰,李廣、衞青、霍去病,把匈奴幾打至滅族。但

同一時期也空虛了國庫,帶來經濟危機,民怨起。漢武帝就於輪台祭天,下詔罪己,這是歷史上

第一次也似乎是唯一一次,皇帝話朕錯了。
 
  二、1980年伏爾克Paul Volcker的加息和……

 
  70年代末,美國其時美儲局長Arthur Burns,因政治取向,而對當時上升的

美通脹不予處理。到通脹率升逾13%時,卡特總統為求連任,便換上伏爾克。他將M1貨幣供

應限在5﹒5%,錢少了,息便升。3月期票據息升逾22厘,30年國債息升逾15厘,在三

年內,就將通脹由13%拉低至3%區。
 
  伏爾克不是光控制貨幣供應,當時美政府還減中小企稅,三年下來美中小企增長,經濟也由

衰退回復增長。
 
  對比伏爾克所做,跟漢初所做是相若的,只是少了漢初一個秦錢改鑄兩三個漢錢的QE事。

伏爾克一邊QT,但也不忘促生產,減稅以利微小企業回增。

 
  三、安倍的三箭經濟
 
  安倍為相,推出其三箭經濟學理論:
 
  (a)大量發鈔(QE);
 
  (b)低息;
 
  (c)擴建公共投資。
 
  不少人認為安倍這三箭起日本經濟於沉屙,但筆者認為,再多幾年,日本經濟又會再屙,原

因?
 
  日本經濟問題不在通脹,而在通縮。筆者80年代去日本吃碗麵是500日圓,今時也是

500日圓。40年前港雲吞麵三毫子碗,如今時港雲吞麵仍賣三毫子碗,是乜情況?就是你的

人工也會停留在70年代水平,一般白領月薪千多二千,就是,雞碎咁多工資,點有通脹?只有

通縮。
 
  要治通縮,不是靠QT、加息(會減少消費),而是靠鼓吹消費。但日本人和日本企業今時

最大的困局仍是沿自1989年,日本泡沫爆破所來,當時出現了不少資不抵債的企業。但日本

政府、商界,基於個別界別人利益,不肯讓之破產,成為殭屍企業,這些毒瘤一直拖累日本經濟

回醒。
 
  在個人層面,因為89年時日本樓價高企,美媒歡呼要三代人供完樓是日本經濟強勁的表現

。這些糖衣毒藥,也竟有日本人信,結果當樓價一瀉千里,至今樓價仍未升回89年水平。日本

供樓者只有供死會,沒有消費,怎有經濟回升?

 
  過去數年,日本經濟似站穩住腳,是美息超低。美息一回升,日本就要面對日滙下跌,一年

後,由於日匯弱,輸入通脹便勁,油價將會要了日本經濟的命,安倍的三枝箭將會射到自己腳趾

公。
 
  四、今時美國、美儲局一步錯步步錯
 
  美儲局在2009年QE後,有數次機會QT,2015年縮表(QT),美股一跌,美儲

局就騰雞,再QE;2018年隔夜錢一緊,美儲局又推出話不是QE的QE。到今時,美儲局

持有的美國債和房揭債券已由之前的七千多億美元,增至今時逾九萬億美元,市場上多了八萬億

美元的資金,美國人不是拿去辦實業、製造業,而是去炒股票,大企業賺了錢,也拿大部分出來

作公司股票回購,而不是作產業投資。結果就是生產力(Productivity)逐年下滑

,被他國公司,尤其是中國趕上。
 
  一個明顯例子是,以前中國要入口洋釘,今時中國釘橫掃美加,是因為美國商家認為釘的利

潤低,不如結業,買中國釘轉手賣,其餘資金和時間就去炒股。所以,不是中國釘搶了美國釘市

場,而是美國釘自動放棄自己的市場。諗諗,釘咁平,由中國運至美國,運費咁貴,大家都是用

同等的鐵,何故美國釘不用付貴運費兼有咁平美息,都競爭不過來?自己放棄嘛。所以美儲局或

白宮想重振美製造業,就要將炒股的平錢變貴。但又同時將製造業的利息降下來,這個差異對待

,是伏爾克用上的(見前文第二部分)。
 
  特朗普和拜登都謂要重振美國製造業,美國人急功近利,No Way la。美國青年個

個都認為自己可以一朝便成百萬、千萬、億萬富翁,就是要挖出多個代幣,寫出個遊戲程式,搞

出個可吸眼球的網頁平台。人人宅男,只益了醫療界:頸梗、膊痛、彈弓指。

 
  目前美儲局盼望的是,加息加到無消費,物價降,就通脹減,就可以不加息,減息了。但加

息會帶來衰退,減息又會使通脹翻生,點辦?對鮑威爾言,早點唔撈美儲局長,就是解決他的噩

夢時。
 
  五、港局:樓╱滙
 
  一直以來,港的經濟危與機都在樓。
 
  1997年2月,董建華未上任,他的大支持者話2000元的樓價太貴,所以他在未上任

前的5月,就委任了梁振英去研究港樓策略。由於當時筆者也寫過些樓的文章,其中一篇是:《

樓價二千八,供不起也請你供得起》,因為當時適婚男女有60萬人,一結婚就有30萬個住宅

的需求。可能是這些文章也吸引了梁振英的眼球,他於1997年5月約我去香港會所午茶。我

問他要建樓,地從何來,他說由淺水灣到舂坎角,有好多山坡可以建樓。但今時看來,地仍是解

決樓的先要關鍵點。
 
  董建華提出「八萬五」,可惜被金融風暴打垮。如真執行,每年真有八萬五,二十五年就會

有212﹒5萬間樓,樓價怎也不會升至逾萬。

 
  董建華下台後,曾蔭權再不主動推地,改用勾地政策,方便了地產商加價大賺。據聞曾上任

時,反對政府主動推地,謂:唔見業主燒炭?到離任時最後一次行政會議提出要主動推地,原因

?據聞是謂:仲唔推地,啲人上街啦!
 
  今時要解決高樓價,仍是要先解決高樓價問題,要地?筆者N年都是那句:向郊野公園要地

。不做這個解決不了高樓價,怕樓供應多了,會使今時已買樓者破產?日後再談。

 
  過往十多年,港?能在環球股海中穩坐釣魚船,是因為國內和外資大量來港。但今美息升,

國內又制水,港銀行同業結餘日日減,如減至五百億或以下,你估外圍大鱷會否又來攻港股滙?

美國亡中╱港之心不死,不要以為他們不會來,要怎拆局?是金管局事嘛,暫不談了。

 
  一句,環球息、滙、經濟局不易破,各位多多執生好了。今文全無圖,硬嘢,不要話我搵圖

呃位(其實搵相應的圖仲花時間)。《資深投資者 石鏡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讀者專享早鳥優惠】火速訂購etnet 28周年呈獻《線條下的香港.沈平鋼筆畫作》! ► 立即行動

選股情報 - 石鏡泉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