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股壇 - 黃偉康 2012年12月19日
黃偉康 論盡股壇 全球化沒落
何為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繫不斷增強,又或者國與國之間不應有太多隔膜,因為每個國家都有其優勢,亦有其劣勢,所以只有合作才可發揮協同效應。
可是大家相信協同效應嗎?01年時代華納宣
布與美國在線合併,結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同時亦成為了協同效應的最佳反面教材,就連於06年底才成為時代華納總裁的比克斯(Jeff Bewkes),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亦大肆批評協同效應,甚至用了粗口去形容協同效應,甚麼粗合?據說是「It’s bull xxxx.」。
的確,全球化目的是協同效應,再而就是達至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幫肋,可是現在出現甚麼局面?就是美國指摘中國控制匯率,令美國的出口業受到嚴重打擊,與此同時失業率亦因而持續高企,至於中國的還擊就是美國借助中國的低成本生產活動,壓抑了美國的通脹率,同時中國只是代工業生產,真正受惠於中國製造業的是美國大型企業,好像蘋果電腦不少產品在中國組裝,但中國從中獲得的利益,不足10%,真正受惠的卻是蘋果電腦本身。
事實上,國與國的指控,不只是美國與中國之間,歐洲與美國之間真的沒有貿易摩擦嗎?中國的匯率問題,又真的只有美國批評嗎?當然,很多時國家與國家的貿易衝突、摩擦與指控,很多時都是基於「眼紅」別國的貿易及經濟表現,可是如何真正做到平衡,而令各國都得到滿意的結果,似乎現有的國際組織,全都不能夠作出有效的協調工作。
之前談論中國的問題時曾提到,中國加入世貿對推動中國有無限益處,但同時亦需要開放市場,令不少人對中國加入世貿存有極大質疑,但問題是中國入世已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同時中國經濟過去10年又真的受惠「世界工廠」這個利好因素,那麼大家是否應該再想過去?
可是不想過去,又如何展望將來?當中國要逐步走出發展中國家這個角色時,過往一直享有的優勢,如較低工資、匯率非全面開放、地價較便宜等因素將逐步淡化,同時美國及歐洲因出口業被新興國家取代,令歐美國家過去10年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這令發展中國家與已發展國家之經濟差距逐步收窄,那麼過去的所謂互相依賴、互相扶持的所謂全球化因素,還有存在價值嗎?
這個問題,其實已放在不少國家的發展議程上,以中國為例,未來經濟發展基調為「城鎮化」,某程度已反映領導人對歐美國家信心不足,所以必須「靠自己」,推動內需刺激經濟。至於美國,繼續吸引如蘋果電腦般的大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似乎是拯救國家經濟的方案。既然如此,各國何止會爆發「匯率戰」,因為貿易保護或貿易壁壘引發的「貿易戰」相信會在未來數年,為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帶來不明朗的影響。
黃偉康 (逢周一至周五見報)
筆者為獨立股評人
wong.waihong@yahoo.com
weibo.com/wongwaihong
論盡股壇 - 黃偉康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