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財經 - 胡孟青 2014年7月10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滙豐的身份包袱
2014年07月10日
滙證憂佔中下調港股評級,引起社會極大迴響。(資料圖片)
滙豐證券以「佔中」為理由,將港股評級降至減持,年底目標僅25,000點,引發社會討論。要強調是「社會」,非「市場」,一來滙豐報告在投資界級數及影響力未算一線;二來投資評級的高與低,目標水平從來不是專業大戶最重視的一環。
很多人會問,到底是滙豐自我審查,抑或另有原因,而要導致即日修改有關港股評級下調的立論。未經修改前,滙豐有關港股意見的段落為:We reduce Hong Kong to underweight on concerns about negative news flow. “Occupy Central”, a campaign for greater democracy, could sour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may hurt the economy。簡單是指,下調港股評級乃基於憂慮「佔中」民主運動,可損害中港關係,及或影響本港經濟。這段落為滙豐原本八十多頁環球策略報告中,提及港股唯一段落,不排除兩個可能:一、環球策略報告主題不是本港,故有關港股部分僅交代一個較新理由就算;二、滙豐內部走漏眼,未有對有關段落有所警惕。
滙豐最後修改內容,整個下調港股原因段落加入加息、資產市場風險及內地旅客等,最後才提一句「佔中」,表面上是將「佔中」主題變大副題,淡化予人自我審查之嫌。但似乎滙豐極其量只是補鑊,理由有兩點:一、滙豐將「佔中」形容為a campaign for greater democracy,政治不正確;二、以「佔中」作為單一看淡港股理由,太過武斷,更甚是市場及股份的投資建議,絕大多數是建基於經濟及盈利因素,用政治理由下調評級更易令市場起題,寫成:「滙豐因為佔中看淡港股」、「怕佔中,滙豐呼籲減持港股」等等。
「佔中」是否對市場構成不明朗因素?絕對是。頗多券商機構客戶接連查詢有關問題,客戶關注而分析員作回應,本應正常不過,但問題在於你是滙豐。滙豐強調研究報告不代表該集團立場,但社會只簡單認為是滙豐意見,無論是滙豐證券研究部、滙豐資產管理、滙豐旗下某公司,總之劃一當成滙豐。記得十多年前,中銀國際研究部一份關注聯匯制度問題的分析及質疑,中銀原本堅持不代表該行立場,但時任總理的朱鎔基亦發炮,報告主筆即使見地有多卓越,仍從此消失;亦可因身份敏感,很多市場人士均認為,個別大銀行尤其發鈔行影響力大,但部分意見可參考性不大,無他,身份的包袱也!
「佔中」對本港市場及經濟有何影響?面對這類問題,專業分析通常簡單一句半句。這並非他們避忌,而是根本沒有可能將「佔中」影響量化並做出結論。老實說,很多分析以某幾次最壞情況,或98、08市場震盪做比較,其實存在分析錯用例證的缺陷和謬誤,更要不得也。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