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 - 胡孟青 2015年1月26日
青心直說:超人投資之道
■李嘉誠旗下的長和系近期的重大收購,反映對未來現金流收入具相當把握。 資料圖片
歐洲央行在德國反對及隨時令歐元區穩健財政宗旨有違背之際,敢冒犯風險用過萬億歐元買債,正式加入央行放水隊行列,怕的是通縮、衰退、經濟永無翻身之日,最後要會步日本後塵。
有趣的是,歐洲經濟越差,首富李嘉誠卻越買越勇,短短幾年由水務、火車租賃到剛剛計劃收購的英國O2,粗略一數已經超過二千億元。二千億元是一個天文數字,李嘉誠要賣很多很多樓盤、單位才可以賺回。撇開其他因素,就算要擴大海外版圖,為何不選擇其他西方市場,甚至回報更高的新興市場,而要偏偏去經濟毫無起色的歐洲?
看中歐洲通縮
李嘉誠不是儍的,從他選擇歐洲及近年所染指的項目,很大程度上體現他對未來全球市場走向的幾個看法:一、經濟依然低增長,利息持續低企,所以要由賣樓等實際回報項目,轉為提供具備持續現金流及具相對性回報率的項目;二、通脹根本不會顯著上升;三、歐元較之美元有更大貶值壓力。
故他可以利用中、港地產項目收益及相對相當優質資產負債表去提供資本,或者以美元或其他貨幣借貸,然後用歐元進行收購及營運資金,單是滙兌及利益上已相當有利。因歐洲通縮,經營成本只會有下降空間,幾項因素加加埋埋,即使經濟差一點,只要歐洲及歐洲人類仍然存在,長和系的現金流收入是相當有把握的。
從幾宗收購看,李嘉誠要的是穩定回報、穩定現金,策略是用磚頭舉債或提供資金,將一次過的高收益項目,轉化而成源源不絕的現金流。銀紙雖然貶值,但大戶雖不看好利率會回升、經濟很快會正常,但依舊追求現金流回報,這不是自相矛盾而是現實。香港人個個想學李嘉誠,其實買樓收租的業主們,老早就是沿用李嘉誠模式:用磚頭抵押,再去買磚頭收租,所不同是一個分散風險,一個是風險超級集中而已。看股市層面,從市場以至經濟是完全沒有異樣,偶爾更散發憧憬。
但今年先後有七間央行減息,肯定還有更多會加入,以往負責維持市場秩序的一批中央銀行,已率先自行破壞秩序。首富的每個決定都惹來討論,撇開政治因素的話,最值得細味是,他近年投資項目是相當保守,懶理股市的大主題、新概念。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