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貸評山下 - 黃元山 2015年6月18日

貸評山下 - 黃元山 2015年6月18日


貸評山下:工業4.0掘金之路


■德國第四次工業革命推行兩年多後,計劃已漸見有成績,包括生產更趨自動化。 資料圖片



2013年德國宣佈推出工業4.0後,它已由一個概念化計劃,慢慢趨向實體化。隨著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聯邦經濟及科技部(BMWi)合共投資2.11億美元,以及

德國把它升級為民族性的高科技經濟戰略計劃,經過兩年發展時間,計劃已漸有成績。

智能技術應用到工業
面對德國的積極自救,中國國務院最近頒佈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亦惹來全球關注。該計劃以機械設備、工業自動化、智慧化和機械人為研發重心,對內希望促進創新、智能產業轉型、建設、綠色產業和工業化和訊息化的融合,對外則希望與歐美並列有質有量的製造業強國,擺脫以往低科技去生產低品質、低價值的「世界工廠式」角色。亦有報道指,《中國製造2025》實為德國工業4.0的翻版工程。2014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訪問德國,據悉習總從工業4.0獲得不少改革靈感。

工業4.0(即第四次工業革命),本質上是把智能技術廣泛應用到工業。該詞彙最早在2011年的漢諾瓦工業博覽會提出,2012年10月由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的Siegfried Dais及德國科學院的Henning Kagermann組成工業4.0工作小組,並向德國提出實施建議,令德國順理成章地化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牽頭者。

透過工業4.0,產品開發、生產以至服務都是通過軟體和網絡進行,此舉令生產流程不再受時間限制,而是消費者按照個人需求及最新情況做出靈活性調整,原因是市場資訊與消費者的指示,將在產品與生產設備之間存在即時溝通,有效把生產流程優化。

同時,當消費者與設備及產品互相接軌的一瞬間,這種智能製造方式可令生產鏈變得更加快捷靈活,生產成本如勞動力、材料和管理費亦可以大幅下降。

以德國的汽車業為例,工業4.0將改變汽車的既有生產模式,從目前大量生產「升級轉型」為大規模客製。全球最大的汽車零件廠商博世(Robert Bosch GmbH)董事Werner Struth便指,未來汽車生產流程,將是由客戶自訂需求,透過龐大的數據隨時進行交換,藉此把不同生產線連在一起,客戶可隨意改變供應商和生產程序。

歐洲各大企業亦認為,如果生產流程可以成功達至全自動化智能生產,每年的生產收益可高達1,100億歐元。

換言之,企業只需五年投入期,數年後便可收回成本。縱合資料,德國工業4.0預計要完成整個轉型需時約十年,筆者亦深信,其成功轉型將令整個環球產業鏈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如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管理靈活度、增加企業收益、通過創新服務締造價值機遇。

傳統產業靠創新突圍
對於投資者而言,工業4.0當然有著投資機遇,但筆者認為,大家不一定是要發掘新科技企業,而是重視那些本身在傳統產業的企業,如何因為創新而激發本身盈利能力的企業,同時要避開那些因循而在這個工業4.0將被淘汰的企業。

黃元山
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
本欄隔周四刊出

黃元山
wongcomment@yahoo.com.hk
貸評山下 - 黃元山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