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世味.頭知 - 霖少揚 2019年8月12日
世味.頭知 - 霖少揚 2019年8月12日
霖少揚:公司不回購 反映管理層審慎
【專訊】近日大市疲不能興,頗有去年第四季表現重演的影子,不過今年就提前兩個幾月發生。去年剛踏入10月第一個交易日,就因為中美關係惡化而令港股急挫,恒指整個10月幾乎是由頭跌到尾,10月30日低位24540點,亦是全月底部,與9月收市價相比累計跌幅逾3200點。
市況似去年第四季 今輪跌勢更急
今年8月,港股亦是在美國單方面宣布對中國餘下3000億美元進口貨品加徵10%關稅後,便一路捱打。耐人尋味的是,早於特朗普宣布加徵中國關稅之前,港股已於7月26日開始回落。
若以7月25日收市價28594點作為起步點計,恒指至周二低位25397點,累計跌幅已近3200點,幅度與去年10月份已接近睇齊。不同者,是去年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跌去3200點,而今個跌浪,至今只花了8個交易日,便已達到去年整個月的跌幅,沽售力量較去年更大。
與去年10月最大的分別,是今年本港經濟實力較去年差。連續兩個多月的反修例警民暴力衝突,令香港繼2003年SARS之後,再次被鄰近國家發出「高度警戒」級別旅遊警示。
最終香港經濟會否跟2003年SARS期間一樣,經濟陷入低谷,至今仍然是言之尚早。畢竟,2003年SARS期間本港失業率一度急升至8.6%,而目前本港失業率僅2.8%,接近全民就業。
經濟面臨SARS海嘯以來最大挑戰
從好處想,本港目前的經濟底子,遠較2003年時候優勝;從壞處想,則是一旦本港確認經濟已於今年進入由盛轉衰的轉捩點,則未來幾年經濟仍然有排衰。因此,上周特首林鄭月娥警告,本港經濟正陷入2003年SARS及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挑戰,不一定是誇大其詞。
過往,每逢大跌市,上市公司及高層回購的紀錄必然大升。 7月底至今,公司回購及大股東增持的比例仍然是極之偏低。
以創出逾半年新低的8月6日為例,全日只得12家上市公司進行回購,撇除於倫敦證券交易所進行回購的渣打銀行(2888),回購公司數量更只得11家,與去年10月底的27家及今年1月3日的22家,不可同日而語。不排除那是因為董事局對企業前景變得審慎,不想浪費彈藥於股份回購上有關。
上市公司回購,存在不少限制,包括在公司業績公布前一個月,公司及高層均不得買賣上市公司股份。現時適逢上市公司公布2019年上半年度業績及2018/19截至6月底止全年業績的高峰期,8月初絕大部分上市公司仍然處於「禁止買賣期」(blackout period)。踏入中旬過後,假如上市公司回購及高層增持股份的數量仍未回升,則我們幾可肯定,上市公司管理層,對經濟前景確實是變得更加審慎,變相確認於現水平的上市股份價格,仍普遍未足夠便宜。
美股位高勢危 兩月後或終極一跌
貿易戰是沒有贏家的經濟戰爭。假如這次港股的跌浪,重複去年第四季那一個走勢,則港股在經過8月跌浪之後,繼續在低位徘徊,而美股及外圍股市,則在港股完成主要跌浪之後兩個月,才來一次終極一跌。上周美股反彈係威係勢,反而令上述劇本再次重演的機會增加。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Vincent@vlasset.com
[霖少揚 細味投資]
【專訊】近日大市疲不能興,頗有去年第四季表現重演的影子,不過今年就提前兩個幾月發生。去年剛踏入10月第一個交易日,就因為中美關係惡化而令港股急挫,恒指整個10月幾乎是由頭跌到尾,10月30日低位24540點,亦是全月底部,與9月收市價相比累計跌幅逾3200點。
市況似去年第四季 今輪跌勢更急
今年8月,港股亦是在美國單方面宣布對中國餘下3000億美元進口貨品加徵10%關稅後,便一路捱打。耐人尋味的是,早於特朗普宣布加徵中國關稅之前,港股已於7月26日開始回落。
若以7月25日收市價28594點作為起步點計,恒指至周二低位25397點,累計跌幅已近3200點,幅度與去年10月份已接近睇齊。不同者,是去年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跌去3200點,而今個跌浪,至今只花了8個交易日,便已達到去年整個月的跌幅,沽售力量較去年更大。
與去年10月最大的分別,是今年本港經濟實力較去年差。連續兩個多月的反修例警民暴力衝突,令香港繼2003年SARS之後,再次被鄰近國家發出「高度警戒」級別旅遊警示。
最終香港經濟會否跟2003年SARS期間一樣,經濟陷入低谷,至今仍然是言之尚早。畢竟,2003年SARS期間本港失業率一度急升至8.6%,而目前本港失業率僅2.8%,接近全民就業。
經濟面臨SARS海嘯以來最大挑戰
從好處想,本港目前的經濟底子,遠較2003年時候優勝;從壞處想,則是一旦本港確認經濟已於今年進入由盛轉衰的轉捩點,則未來幾年經濟仍然有排衰。因此,上周特首林鄭月娥警告,本港經濟正陷入2003年SARS及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的挑戰,不一定是誇大其詞。
過往,每逢大跌市,上市公司及高層回購的紀錄必然大升。 7月底至今,公司回購及大股東增持的比例仍然是極之偏低。
以創出逾半年新低的8月6日為例,全日只得12家上市公司進行回購,撇除於倫敦證券交易所進行回購的渣打銀行(2888),回購公司數量更只得11家,與去年10月底的27家及今年1月3日的22家,不可同日而語。不排除那是因為董事局對企業前景變得審慎,不想浪費彈藥於股份回購上有關。
上市公司回購,存在不少限制,包括在公司業績公布前一個月,公司及高層均不得買賣上市公司股份。現時適逢上市公司公布2019年上半年度業績及2018/19截至6月底止全年業績的高峰期,8月初絕大部分上市公司仍然處於「禁止買賣期」(blackout period)。踏入中旬過後,假如上市公司回購及高層增持股份的數量仍未回升,則我們幾可肯定,上市公司管理層,對經濟前景確實是變得更加審慎,變相確認於現水平的上市股份價格,仍普遍未足夠便宜。
美股位高勢危 兩月後或終極一跌
貿易戰是沒有贏家的經濟戰爭。假如這次港股的跌浪,重複去年第四季那一個走勢,則港股在經過8月跌浪之後,繼續在低位徘徊,而美股及外圍股市,則在港股完成主要跌浪之後兩個月,才來一次終極一跌。上周美股反彈係威係勢,反而令上述劇本再次重演的機會增加。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Vincent@vlasset.com
[霖少揚 細味投資]
世味.頭知 - 霖少揚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