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恒聲集 - 李秀恒 2020年3月13日

恒聲集 - 李秀恒 2020年3月13日


恒聲集——疫情推動中國經濟轉型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內地各城市復工進度未如理想,許多企業因人手不足,或憂慮復工人員於工廠內傳播病毒,至今未能完全正常生產。據內地高德地圖利用大數據統計的各大城市復工人員數據顯示,各省主要城市返回工作崗位人數比例只有約四成,就算復工率最高的廣東東莞市,也

只有約百分之四十九點五三。

  受復工進度緩慢影響,中國二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百分之三十五點七,較一月大跌約十四個百分點,部份外國生產商亦因缺乏中國生產的零件,而要停產或延遲推出新產品。有外國媒體趁機炒作,指今次病毒疫情不但重創中國經濟,更動搖「中國製造」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惟筆者認為,中國目前仍處於遏止疫情傳播的特殊時期,難以用現在數據對未來經濟走向作出精確判斷,而且從另一角度來看,今次疫情反而推動中國加速經濟升級轉型。

  事實上,在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後,中國經濟正面對增長放緩、人口紅利下降及中等收入陷阱風險上升等諸多挑戰。如何在保障經濟平穩發展的同時,推動整體經濟結構升級轉型,成為中國政府極須處理的問題。早幾年中國政府提出的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性升級和發展新興產業等政策,都是為了推動經濟改革及產業升級轉型,只是由於中國經濟體系十分龐大,而且許多傳統產業樹大根深,改革難以一蹴而就。

  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彷彿為中國經濟按下「暫停」鍵,一方面令政府及企業有機會審視及反思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深層次問題,另一方面亦可以看到自身急需修補的短板,並且必須深入研究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就以早幾年常說的產能過剩為例,疫情令生產放緩甚至停頓,生產商可藉機會消耗積壓的貨物,減輕庫存壓力,也能更真切看到內地和國際市場對商品的真實需求,有利於企業未來的改革路向。

  其實,中央政府在抗疫關鍵時期,仍於二月中舉行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足以說明中央領導人似乎已將此次疫情暴露出的經濟短板,視為未來改革的突破口。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 - 李秀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