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4年1月22日
C觀點 - 施永青
北京勢收緊對港策略
2014年01月22日
明眼人都不難看得出,北京對回歸後香港局勢的發展是感到不如意的。香港雖然在主權上已由英國手上回歸到中國手裡,而且過程基本順利,沒有出太大的亂子,亦沒有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但主權回歸後,民心卻未能真正回歸,不少人還在懷緬殖民地年代的日子,並對特區政府的施政不斷進行抵制,抗拒情緒日益高漲。
香港人不接受23條,北京還可以理解;但北京無法接受泛民連選特首必須愛國愛港的基本要求也去挑戰。這是北京的底?,亦是任何國家的底?。我不清楚泛民在作出這種定位時,是否有考慮過後果,還是但求刺激北京一下,以顯示自己勇於挑戰歌利亞。
從務實的角度去看,香港政制的發展必須先取得北京的支持,這是主權回歸的具體內容。作為香港政制的主要持份者─北京,若然猜疑「港人」在主權問題上也想挑戰中央政府,只會收緊對香港的政策,減少兩制的空間。
真是弄不明白,為何一些泛民的領袖連這點政治現實也沒法看清楚,還以為只要堅持自己的理念,就可以把自己構思出來的理想模式,套入現實世界。然而,全世界的政制都是演變出來的,不是按一方的理念倒模出來的。政治無可避免需要妥協。
泛民這種決不妥協的態度,可能已令北京懷疑,是否過去對港的政策放得太鬆?以至縱容了某些北京最終都不會接受的思路。不難預期北京將收回某些關鍵問題的話語權,並會及時表態,不作絲毫的讓步。
其實,在董建華下台後,北京曾作過戰略退卻,讓港英培養出來的高級公務員曾蔭權當特首;以為這個取得英國爵位,明顯非北京嫡系的特首會為香港人所接受。但香港的反建制勢力,一樣把它打造成北京的代理人,令他難以施政。這種結果,已令北京覺得退讓也沒有用,不如清楚言明底?,不容反建制派引導港人作太多的幻想。
過去,北京對香港採取較寬鬆的政策,除是因為主動的戰略退卻外,還因為北京有很多內部問題急需解決,無閒把香港問題放上主要的議事日程。新上場的中央領導人很明顯比上兩任更想有作為,而且上任後很快已掌權在手,清理了內部的阻力,所以更有餘力去處理香港問題。
新一任的領導人,已重新評估自己的力量,作出了新的定位與策略調整;不但對香港如是,對釣魚島問題與南海島嶼問題亦如是;總趨勢是立場更堅定,態度更強硬,尺度更收緊。香港的反對派可不要以為北京以前沒有做的事,以後也不會做。
在新的環境下,要反建制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不是空想一下,叫叫口號,就會有成果;還得看實力地位,以及拿得出一套真正可行的策略。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