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二三事 - 周顯 2015年3月20日
周顯 [昔日新聞]
》 波幅不同 策略有異 (2015/03/20)
波幅不同 策略有異
2015年3月20日
【明報專訊】我和黃國英並不認識,但和他的合作夥伴Andrew卻是多年的朋友。那天,我看黃國英在某報的專欄,說到期指應該把買賣差價從一個點子,擴闊到5個點子,如果參照外國的經驗,這將可促進期指的成交額。
我對於期指並沒有研究,因此也沒有資格批評黃國英的說法是否正確。我只是想提出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就是最初有恒指期貨的時候,是1986年,那時的恒生指數應該是2000多點至3000多點吧,到了1987年10月,發生了黑色星期一股災,恒指跌到了1000多點。如果按照比例,那時的1點是比現在的5點的波幅更大。
30年前恒指升跌1點 等於現在5點多
如果用近年來做例子,2007年是31,958點,2008年最低是10,676點,最低時的1點相等於最高時的3點,這自然是很不對稱的事。記得有一個朋友,從2006年開始沽空期指,那時是7萬元一張按金,指數是17,000點,他一直沽空至2007年的最高點,由於恒指升到了30,000點以上,按金提高到18萬元一張,因此,他用相同的資金,所能沽空的期指張數也大為減少,結果,雖然恒指最終跌到10,676點,但他還是輸錢收場。
玩這些投資產品,每一價位所代表的百分比並不相同,如價是在1仙至2仙之間,一格的波幅是5%至10%之間,不可謂不大,但如果是紅底股,波幅就窄得多了。散戶玩這些波幅不同的股票,自然也有不同的策略。
所以,黃國英提出的差價與股價吸引力的問題,實在是很值得去討論的,也是很有趣的課題。
[周顯 投資二三事]
相關新聞內容 [更多]
投資二三事 - 周顯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