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 王冠一 2015年11月18日
職場結構 天翻地覆 2015-11-18
美國在今年能否恢復加息,還得看緊就業數據。不過在未來,這項指標對經濟狀況的參考作用或許不再有意義。
英倫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Andy Haldane 日前公布對未來就業前景的預測。估計在未來二十至三十年,英國有1500萬個職位將被機械取代;在美
國,數目更可能達到 8000 萬個,相當於目前兩地總就業人口約一半。
英倫銀行根據牛津大學研究,將職業的自動化程度分為高、中、低三類。自動化程度較高、即較機械式的職業,例如是行政、生產工序及文員工作,被取代的機會愈高。相反,一般具有專業性的工作,例如職業治療師、社工及牙醫等,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並不能輕易搶走其「飯碗」。
其他機構對勞動市場的趨勢預測亦頗近似。美林報告計算過,年薪少於3萬英鎊、較年薪超過10萬英鎊的「打工仔」,在未來二十年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機會高五倍。因為雖然初期引進人工智能的成本會急增,但「攤長來計」效益較高,有條件淘汰薪金較低的工種。
但這並不代表工資較高的職位不會被淘汰。英倫銀行預料,會計師被取代的機會高達 95%,金融交易員亦是高危一族。相反,髮型師「被篩走」的機會只有約33%。Haldane笑言,在短期內,恐怕沒有人願意讓機械人為你剪頭髮。
英倫銀行亦計算過,英國有三分之一職位列入「高危」,意味有66%機會被取代。Haldane 承認,預測可能較為悲觀。但無可否認,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出現,人工智能「搶飯碗」已不再是電影情節;亦有跡象顯示,較機械式的職位,正開始轉為合約制等更具彈性的工作安排。
雖然自動化工序陸續增加,但一眾「打工仔」亦不需過慮。因為目前的人工智能,仍較善於處理數據化及數碼化的工作;「人腦」在對認知能力、適應性及創意要求較高的工作,仍然具有很大競爭力。
而且人工智能的普及,亦意味對相關軟件、硬件及工程師協作的需求增加。美林估計,因為自動化程度提升已產生了 100 萬份新職位,並預料至 2020 年,會創造另外350萬份職位。
上述預測間接引證了長遠勞動市場的結構變化。未來電腦及技術人員的佔比會遞增;即使是一般職位,僱主對僱員的電腦知識及應用要求也會上升;「電腦代碼」等專業技術也可能普及化。政府應及早改革教育內容,加大科技培育的力度,以追上社會發展進步。
王冠一財經頻道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