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6年10月11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6年10月11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央行逼良為娼
2016年10月11日


耶倫曾多次表達可能加息的言論。(資料圖片)




量化寬鬆政策多年,大量流動性氾濫,雖解決之前風險,但隨之而來是更大風險。不斷提供的新錢在資產市場製造更大購買力,更多新參與者的市場,在經濟不能受惠下,卻面對龐大被迫投資產生的購買

力,並造成潛在市場失控風險。原本中央銀行作為環球資產市場的最大掌櫃,享有一定生殺大權,而這很大程度乃建基於它們的政策決定及控制市場預期的能力。可是,近一、兩年來,日本、歐洲、以至年內的美國,說得白一點,已紛紛先後進行了自我閹割。

歐洲要裝扮減少買債退市、日本不斷說不排除續加碼量寬、聯儲局主席耶倫加息言論已淪為如自我催眠。市場一次生、兩次熟、三次大結局,統統都被看穿了。最新美國非農業就業職位新增15萬份有多,遜預期事小,惟跟局方官員早前不斷強調經濟符加息條件再三有違。專家及大行即使維持年內加息一次預測,但利率期貨對12月加息機會率跌至不足五成,是上次會議以來首次。

可以說,央行若再用加息或其他政策預期以控制市場,只會愈行愈艱難。近期市場出現一個個牽強元素,似成央行政策以外左右市場新工具。以德銀為例,140億美元罰款時間巧合,在大至不能倒閉情況下,德銀危機愈鬧愈大,叫人摸不著頭腦,市場怎可一面相信政府或央行最終介入,但另一方面又扮作擔心德銀會出事?至於英國啟動公投程序時間表本應是一如所料,惟市場卻異常入戲,中間加插的英鎊「閃崩」事件,太令人相信,並非純屬錯盤交易一宗。

種種跡象顯示央行對債市為首的資產市場有所避忌,觸發點之一就是連穩健投放資金的保險或退休基金亦醞釀發難,愈來愈希望將資金投放於相對高風險資產。澳洲監管當局近日警告當地保險企業不要只顧追求息率回報,同樣有類似警告的包括英國、甚至內地。監管機構承認由低利率到負利率,保險或退休基金愈有壓力去滿足回報承諾。監管機構呼籲保險機構因應市況調整回報標準,但說易行難,因之前承兌的保單及退保基金回報缺口相當大,續投放高級別定息工具只有死路一條,於是從高風險債券及股市另作他想。歐洲情況最明顯,巴克萊計算過單以企業層面,退休基金赤字按年最少增近兩成,且有趨升情況。過去幾年,一時風險升溫,一時又繁華景象,不斷重複。但今年因負利率負面後遺症太快出現,連慣性穩健經營的退休金、保險機構亦有意加大風險投放,以守著回報,基本上是一定程度上形同央行在逼良為娼。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