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20年4月20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20年4月20日


追求本國產業鏈完整的代價
新冠疫情令世界停擺。各國集中力量照顧本土的抗疫需要,無暇照顧原先的對外出口承諾。結果是很多國家的產業鏈因沒法獲得別國供應的原材料與零部件而無法運作,在經濟上蒙受了極大損失。如是導致各國領袖都不得重新考慮疫後立國的定位與路向。

在這種大環境下,特朗普乘機對中

國落井下石,號召世界要去中國化,要把生產盡量搬回本土,不要再依賴中國,以免被中國卡住自己的脖子。美國的一些緊密追隨者,正在全球積極配合,希望藉疫情掀起一場去中國化運動。

一些國家,為了自身的生產穩定與國民的生活保障,有這樣的顧慮是不難理解的事。他們會作這樣或那樣的嘗試,亦一點不出奇。但我估計除了美國與其親密盟友外,這種嘗試只會持續一段不太長的時間,生產本土化並不可能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模式。原因是追求把產業鏈在一國之內完整化的代價遠大過國際分工合作。堅持盡量本土生產的國家,不但在國際競爭上失去優勢,而且還會令自己國民的生活質素大幅倒退。結果只好回頭是岸。

分工的優勢是經濟學的ABC,阿當斯密《國富論》的第一章就是講這個問題。這樣簡單的道理,國際上的大企業怎會不懂。為了保持自己的生存能力,他們是不會聽隨自己的政治領袖的要求,把生產線完全遷回本土的。因為,生產最好在人工平租金低的地方進行,這樣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令產品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很可惜大部分發達國家的這兩種成本都很高。此外,生產最好在靠近原材料的生產地進行,因為運製成品的費用一定平過運原材料。再者,各國有不同的強項,導致一個產品的零部件,往往購自不同的國家,然後才加以組裝。

這種生產全球化的趨勢,在全球口號被提出來之前已在自發地進行。馬克思稱之為生產的社會化,是資本主義大生產的主要模式。想不到現在竟由資本主義大國的領袖特朗普,率先去破壞自己的生存模式。特朗普的政治水平真是極度無知。他不但不能令美國強大起來,他簡直是在為資本主義「找死」。

現時,有條件把產業鏈在本國完整化的國家不多。這樣的國家必須幅員廣闊(有豐富的原材料),人口眾多(有廣大的生產力與足夠的本土市場),以及有先進的科技知識(否則只能像北韓那樣的自給自足)。隨著歐盟的分裂,現在有條件把產業鏈真正在本土完整化的國家只有美國與中國。以現有的完整度來看,中國似乎處於更大的優勢。原因是美國之前視生產為低增值,熱衷於搞金融與發展軍備,所以美國要實行起來亦不可能一蹴即成,代價極大。其他國家更是即使肯付代價,也不具備條件去實行。只要中國願意為世界生產,又重合約精神,世界上不愁沒有中國產品的買家。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