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股壇 - 黃偉康 2013年1月30日
黃偉康 論盡股壇 周身刀......
當42年歷史的粥麵店昨天結業同時,百年歷史的商學院亦在8月結業,原因是收生不足。當不少公司仍然需要秘書,但不需要專業秘書,同時希望秘書必須周身刀,但不須張張利,專業學院黯然落幕亦屬正常。
時代不斷轉,必須與時並進才能獲得生存機會,但這是可喜還是可悲?當手提電話已化身成相機、遊戲機,同時又可以查看Email、多媒體信息時,的確可以為眾人帶來不少方便,但同一時間電話卻令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疏離,大家看一看周日的酒家,僅有的少數家庭仍然願意飲茶聚會,可是手提電話卻成為他們之間的障礙,結果家庭聚會最終成為了電話聚會。同樣,當銀行不甘於存款及貸款業務,發展理財產品銷售,甚至透過高槓桿之方式,為客戶進行投資,最後引發的是一場不能收拾的金融海嘯,最後令全球經濟陷入低穀,結果爛帳要由各國政府及央行處理,同時卻令一眾政府之財政狀況步入前所未有的穀底。因為銀行業之不「專心」,從事一些並非本業亦可能不「專業」的業務,最後全球受害,大家會否懷念銀行業單純的日子?昨天提到歐洲銀行開始償還貸款予歐洲央行,此信號代表歐洲金融體系正重回正軌,有助歐洲金融業的槓桿率再度上升,同時亦會增加歐洲的利差交易需求,如果指數上升就代表了股票市場繁榮,那麼利差交易上升,絕對是一個好消息。可是當過去15年發生了一次又一次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恒生指數在97年突破16,000點後,到了2003年因沙士跌穿7,000點的關口,不足6年,指數蒸發了約10,000點;到了2007年,當大家以為恒生指數快將高見32,000點的時候,有哪一個會想到,恒生指數在一年後會跌穿11,000點的水平。故此,如果利差交易活動真的再度升溫,全球股票市場絕對可以重上甚至突破2007年的高位,可是這到底是因為實質因素好轉?還是金融界再度為了自身利益,而炒作的結果?事實上,歐洲一些銀行提前還貸,其中一個目的是想向市場證明財務狀況已有改善,試圖淡化歐洲央行拯救所帶來的信譽負面影響,同時亦明白如果不能夠盡早恢復市場之信心,金融業很難回復07年前的風光。可是,投資者必須注意,歐洲仍有不少銀行延遲「完全認可」潛在的壞帳損失,這代表了不少歐洲銀行只在乎如何回復昔日風光,而沒有作出實質的改革行動,故此歐洲銀行的債權人仍然面對不少風險,亦代表了就算全球金融業的槓桿率再度回升,流動性有所增加,同時各股票市場之指數,可能會持續上升,不過當銀行業的風險仍然存在,這代表股票之泡沫化問題會更嚴重。所以是喜還是悲?大家深思一下。
黃偉康
(逢周一至周五見報)
筆者為獨立股評人
wong.waihong@yahoo.com
weibo.com/wongwaihong
論盡股壇 - 黃偉康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