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4年6月11日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4年6月11日

獎學金的捐贈與接受
在香港的各大學,不同的學系設有獎學金予成績或課外活動、社會服務優異的學生。近年由於大學競爭收取成績優異的學生,爭相設立入學獎學金,只要在各公開試包括國際性的考試如IB,只要達頂級的水平,便可以拿取入學獎學金,明碼實價,多少分便有多少金額的獎學金。

有人認為那些學生成績優異,與家庭的良好經濟環境有關,再給予獎學金,對那些經濟環境惡劣,要多做兼職來幫補家計而影響學業的學生不公平。這說法頗有道理,因此有些獎學金不一定給予成績最好的學生,反而是成績中上而經濟有困難的一些。這點要捐獎學金的人士在捐贈時加上一些條款,才可以令心目中想幫助的一群受惠。

有些學系的學生數目不多,但涉及的行業眾多,因此有數目甚多的獎學金,按比例來說,命中率較高。相反, 有些學生人數較多的學系,獎學金的競爭自然激烈,命中率較低。

香港中文大學有書院制,不同的書院有不同的歷史,校友的數目不同,獎學金的數目及金額也不盡相同。曾經發生某位同學的成績在某學系是最優異的,可惜他所在書院的經濟一般, 獎學金的金額較成績比他差了一點的同系同學相差10倍。

有同學希望以獎學金來幫助應付生活的開支,因而挑燈夜讀,終於如願以償。有些則以超技術來拿取好成績,如修讀一些有較多競爭性較弱學生的組別,逃過與另一些成績優同學一起的組別,這樣會令取得好成績的機會增加。

由觀察所得,除了一些專業的學系,拿取多少的獎學金,與將來工作表現的相關性不強,因為大家要量度的東西不同。我個人覺得獎學金不宜一面倒地以成績作為量度的標準,社會服務(不一定只是在學系擔任某些職位), 經濟條件皆可以作為評估的標準。

多年前曾經有學生在學時領取了不少獎學金, 後來在職場上有點成就,當年為那學生撰寫申請獎學金推薦信的教授找該學生看看其是否有興趣捐出一些金額作獎學金以幫助學弟學妹,該學生斷然拒絕,令教授相當失望,想不到那學生沒有「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概念於腦海中。我不是說收了以後一定要在日後捐回,而是有能力者應該可以多作一點,令更多的人受惠。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