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5年6月16日
C觀點 - 施永青
香港老人
今後更苦
2015年06月16日
有老人院被發現虐待老人家,引起社會對老人問題的關注。然而,大部分的意見都只是公式化地向政府問責,要求政府加強監管老人院的運作,以及增加對老人院的資助。這種看法其實很表面,並沒有觸及香港老人問題的深層原因,朝這種建議
的方向走下去,只會走入死胡同,令香港的老人家,以後更沒有好日子過。
政府並非萬能,政府自己不事生產,政府的收入來自民間。如果港人的生產力增長緩慢,而港人的年紀卻不斷老化,政府遲早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短暫而言,政府或許可透過增加稅率、動用盈餘,甚至透過舉債去解決燃眉之急。但很多先進國家的經驗都已證明這並非長遠之計,反而會形成惡性循環,以後都沒法翻身。
現實是香港的出生率很低,一個家庭平均只生一個孩子。再過兩代,一個人可能要供養六個人,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還有祖父、祖母,與外祖父、外祖母。香港人的壽命長了,他們退休後,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要供養。
以前的一代,養兒防老、積穀防饑,養老問題靠個人自行解決,所以問題不大。但如果一切向政府問責,大家就把希望寄託在政府身上,自己不作準備,那就只好透過徵稅去解決問題,將來就一個養六個。不知要徵多少稅才夠?除非我們的下一代生產能力真的比我們高很多。
然而,情況並非這樣。我們的下一代,不但人數減少,能力也在減弱。他們的學歷雖然比以前高了,但他們中很多人的工作態度卻不敢恭維。他們只曉得緊盯自己的權利,卻不肯先作付出。他們處事掉以輕心,不覺得把事情弄糟了有甚麼大不了。他們沒法接受責備,脆弱的會受不起心靈的創傷,強頑的會跟你吵過沒完沒了,誓死不願為五鬥米折腰。
這也難怪他們,他們成長的環境與上一代不一樣,物質條件相對豐裕,未吃過苦頭,自然不會有危機感,鬥志很難與上一代相比。中國人說富不過三代。這不單於一個家族來說是這樣,於一個社會來說也是這樣。香港正面對的,就是一個這樣的情況。
香港人不可能指望下一代供養,他們人數少,能力有限,沒有條件承擔得起這麼重的擔子。我們以為可以依賴政府,政府其實也要依賴他們。因此,還是積穀防饑較為妥當。
其實,人口老化後,不單老人院會不夠,醫療服務也會不夠。香港人壽命長了,但人老了,病也多了。可惜香港人現時只顧在政治上鬥過沒完沒了,沒有人關注我們是否有足夠的醫院與醫療人員去面對香港的人口急劇老化。這些都是需要及早部署的,否則等問題惡化時,要挽救就會比解決房屋問題更困難。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