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 2015年10月13日
財經評論:最後的女皇頭
■97年女皇頭的流通量為21.7億枚,現時在市面上已佔少於一成。 資料圖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提到本港未有依法去殖民化,雖然他是中共的嘍囉,但有一定深意。本港去殖民化有兩項工程,一是精神上去殖民,難一蹴而就(強推國教就是好例子);二是物質上去殖民,顯然容易得多—
—香港郵政已經預備拆皇冠頭郵筒,只要有個大鐵錘,事件隨即解決。
不過香港郵政處理事件拙劣,即時引起公憤,令人想起同樣有去殖民功用的「神沙車」,將「女皇頭」硬幣逐粒、逐粒吃掉及溶掉,卻賺得全港掌聲,公關技倆誰較出眾,goes without saying。
神沙車良好示範
香港郵政打算將全港50多個舊郵筒上的英國皇室徽號,以皇冠標記遮蓋,因這些徽號並不合適,毋庸多說是實行政治正確的去殖民化政策。但硬要拆去古蹟,而未前思後想社會反應,例如懷緬歷史及保育人士反彈,將會影響去殖民化部署。
要做到去殖民化而不引起公憤,神沙車是一良好的示範。你要跟人說全面回收「女皇頭」硬幣,原因是不合時宜,肯定使收藏者忽然大增,去殖民化反變成「殖民主義抬頭」。但你跟公眾說,神沙車幫你從櫃桶底的「廢金屬」轉成紙幣,大眾定必驚喜,政治任務又達成,相得益彰。
話說回來,1993年起金管局已不再鑄造女皇頭硬幣,而以洋紫荊圖樣取代,即使是1997年回歸時,洋紫荊硬幣的流通量約為15.4億枚,而女皇頭的流通量為21.7億枚,到今天情況已經大逆轉。
早前金管局指出,現時女皇頭在市面上已佔少於一成,神沙車回收到的亦少於一成。但積少成多,女皇頭逐粒被斬頭,硬幣去殖民化指日可待,但飛甩煩人的神沙,hedge到社會負面影響有凸;女皇頭亦會慢慢升值,益到一班收藏家。香港郵政說:「會聆聽和探討不同持份者意見,以保育古郵筒。」道德高地其實早已喪失。
記者:周家誠
財經評論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