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鴻鵠經志 - 盧志威 2015年11月23日

鴻鵠經志 - 盧志威 2015年11月23日


【鴻鵠經志】十年細股得個桔(盧志威)
經過這陣子創業板全配售暴炒,證監會終於公開表示,將檢討上市規則,內容包括反收購(借殼上市)、股權集中、企業失當行為、甚至創業板角色問題,似乎是因為全配售上市,先炒幾十倍,然後暴跌引散戶入場,以達到派貨目的之問題。

這種方法,首幾次莊家應該有利可圖

,後來越多人跟風,散戶也學精了,所以真的變成水魚的應該不多,但如果有看完全部「證義搜查線」,應該明白證監會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小投資者,故這種明顯暴炒的行為,必然引起證監會的注意。

據做上市、企業融資的朋友所講,目前的全配售很多是「國內人」接貨,就算證監想調查,大部份情況都找不到證人,在現行制度下,想加強監管變得困難,故改例如加強客戶個人層面的監管、上市條例等,在搏奕理論推測下,是勢在必行。

所以炒殼、全配售這招,未來應該很難再做,成交量應該會再縮,股價更難炒上,自已近年只買過一次創業板,就是年中滬港通之時,搏了一次泡沫,賺了轉頗佳的利潤就走,之後就從未回頭,所以繼續不買,機會成本上沒有損失。

反而這麼久以來,不幸中過一次停牌股,就是中金再生(773),這是一項永記在心的教訓,從此對民企股的戒心大增,自己顧之然交了學費,如果證監會改例後,可以幫助監察上市公司,所以即使令創業板的門檻提升,少了公司投資,對投資者而言保障性是提高了,還是利大於弊。

整體來說,自己是支持證監會加強監管,就算日後行政成本、時間增加,還是值得做。

反省完制度後,作為投資者也要反省交易決定,做過統計,是用恒生指數,與恒生香港小型股十年回報的比較,結果同一筆錢,大股複式年回報約8%,細股約2%,十年後買大股比買細價股多100%回報,一反大部份人的認知,主因應來自股息回報。

至於為何有些人炒細股可以發達?餅就只是每年2%回報,不是來自市值和股息,就是從其他投資者(主要是散戶)手中炒贏,好的細價股炒家,或是靠口才、搏奕技巧、關係,能從其他人手上把錢贏走,他們這方面擁有極大Alpha,自問十分之蠢,為了避免變水魚,故此不會參與,保持食花生狀態,將精神集中在其他地方。

恒生指數、恒生香港小型股十年回報(連股息)
https://www.facebook.com/hunghukforum/
資料來源:Bloomberg
鴻鵠經志 - 盧志威 舊文